止水板的原理为:
新旧混凝土接缝位置成为施工位置,此属于防水混凝土防水的薄弱环节,增加止水钢板后,水沿着新旧混凝土接茬位置的缝隙渗透时碰见止水钢板后无法继续渗透,止水钢板起到切断水渗透路径的作用,及时沿着止水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渗透,止水钢板有一定的宽度,也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同样可以起到防水作用。
待止水钢板基本就位,钢板之间应尽量减少缺口,
丁基止水钢板厂
止水板的原理为:
新旧混凝土接缝位置成为施工位置,此属于防水混凝土防水的薄弱环节,增加止水钢板后,水沿着新旧混凝土接茬位置的缝隙渗透时碰见止水钢板后无法继续渗透,止水钢板起到切断水渗透路径的作用,及时沿着止水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渗透,止水钢板有一定的宽度,也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同样可以起到防水作用。
待止水钢板基本就位,钢板之间应尽量减少缺口,钢板之间的接口可采用塔接焊接,搭接长度宜大于400mm,焊缝必须满焊,钢板止水带和橡胶止水带相比,优点不如橡胶止水带,一个明显的确定就是生锈,后期处理麻烦,所有尽可能采取橡胶止水带施工(止水带是混凝土浇筑过程式中部分或全部浇筑埋在混凝土中,混凝土中有许多尖角的石子和锐利的钢筋头由于塑料和橡胶的撕裂强度比拉伸强度低3-5倍,止水带一旦被刺穿或撕裂时,不需要很大外力裂开就会扩大,所以止水带定位和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注意定位和浇捣方法,以免止水带被刺破,所以在止水带定位和混凝土浇捣和过程中,应该注意定位方法和浇捣压力,以免止水带被刺破。)
底板按此施工可能出现质量问题:
施工底板时将止水钢板凹口朝上,背向迎水面,(仅底板改,其余墙板,顶板仍按设计施工)。此种做法的规范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IV施工 第5.10.1中埋式止水带应符合下列规定:第2 止水带应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装。对于此条,本规范的条文解释指出:“5.1.10变形缝漏水除设计不合理的原因之外,施工不合理也是个重要原因。中埋式止水带在施工时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顶、底板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气泡不容易排出,且混凝土凝固时产生易使止水带与下的混凝土产生裂隙,从而导致变形缝漏水。根据这种情况,条文规定顶、底板中的止水带安装成盆形,有助于消除上述弊端。”盆形安装。
止水钢板的焊接:
钢板的接头采用焊接,两块钢板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两端均应满焊。焊接高度不钢板厚度。焊条应采用结420结构钢焊条,焊接之前应进行试焊,调试好电流参数:电流过大易甚至烧穿钢板;电流过小又起弧困难,焊接不牢固。
止水钢板的验收:
施工完毕后,报质监站、监理、甲方验收。
短钢筋一段间隔1000mm左右设置一个,间距过小则增加成本和工作量,间距过大则钢板橡胶止水带易弯曲,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易变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