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的工艺流程SBS改性沥青的工艺流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溶胀阶段、磨细阶段、发育阶段。聚合物经过溶胀后剪切分散效果更好,剪切好的改性沥青还需热储存一段时间使其发育,对不稳定的改性沥青体系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外力搅拌,保证混合体系的均匀。先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75℃~180℃,然后加入改性剂SBS,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先低速剪切5min,使SBS与沥青混合均匀,然后以4200r/
路面坑槽修补材料
SBS改性沥青的工艺流程
SBS改性沥青的工艺流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溶胀阶段、磨细阶段、发育阶段。聚合物经过溶胀后剪切分散效果更好,剪切好的改性沥青还需热储存一段时间使其发育,对不稳定的改性沥青体系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外力搅拌,保证混合体系的均匀。先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75℃~180℃,然后加入改性剂SBS,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先低速剪切5min,使SBS与沥青混合均匀,然后以4200r/min高速剪切30min;再将剪切完成的改性沥青保温在175℃~180℃范围内,用高速分散机以500r/min的速度搅拌5h后即制成成品改性沥青。

用于改性沥青的橡胶是具有高弹性的高聚物,在基质沥青中加入硫化胶粉,能达到甚至超过-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同样的效果。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特点。
1、针入度减小,软化点提高,黏度增大,说明沥青高温稳定性提高,对夏季行车的路面车辙、推挤现象有改善。
2、温度敏感性降低。在温度较低时,沥青变脆使路面发生应力开裂;在温度较高时,路面变软,受承载车辆作用而变形。而用胶粉改性后,沥青的感温性得到改善,抗流动性提高,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黏度系数大于基质沥青,说明改性后的沥青有较高的抗流动变形能力。
3、低温性能得到改善。胶粉可提高沥青的低温延度,增加沥青的柔韧性。
4、黏附性增强。由于石料表面黏附的橡胶沥青膜厚度增加,可提高沥青路面抗水侵害能力,延长路用寿命。
5、降低噪声污染。
其实改性沥青设备作业时会出现的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下面就来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改性沥青设备生产的乳化沥青的不稳定表现有三种:絮凝、聚结和沉降。乳化沥青微粒冲破双电层的静电斥力聚集到一起,称为絮凝,这时如果进行机械搅拌,可以使沥青微粒重新分开,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絮凝后聚集到一起的沥青微粒结合成为大粒径的沥青颗粒称为聚结,发生聚结的沥青微粒无法通过简单的机械搅拌将其分开,该过程是不可逆的。
随着聚结微粒的不断增多,沥青颗粒粒径逐渐增大,大粒径的沥青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为了使乳化沥青稳定储存,就要防止乳化沥青的絮凝、聚结和沉降这三种类型的不稳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