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工艺控制要点(二)
1. 2 电泳涂装
其工艺条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3 个条件 :
(1) 槽液的组成方面 : 固体分、灰分、MEQ 值和含量 ;
(2)电泳条件方面 : 槽液温度、泳涂电压、泳涂时间;
(3)槽液特性方面 : pH 值、电导率;
(4)电泳特性方面 : 库仑效率、电流值、膜厚和泳透力。
阳极电泳涂料设备
汽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工艺控制要点(二)
1. 2 电泳涂装
其工艺条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3 个条件 :
(1) 槽液的组成方面 : 固体分、灰分、MEQ 值和含量 ;
(2)电泳条件方面 : 槽液温度、泳涂电压、泳涂时间;
(3)槽液特性方面 : pH 值、电导率;
(4)电泳特性方面 : 库仑效率、电流值、膜厚和泳透力。
1. 2. 1 固体分
电泳涂料 ( 或槽液 ) 在 110 ℃以下烘干时所留下的不挥发部分称为电泳涂料 ( 或槽液 ) 的固体分 , 它是电泳涂装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随着生产的进行 , 槽液的固体分不断下降 , 为使电泳涂膜的质量稳定 , 电泳槽液的固体分需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 在阴极电泳槽液中固体分应控制在 19%± 1% 范围内。
1. 2. 2 pH 值、电导率
它们是电泳槽液的两大特性值 , 对电泳特性、槽液的稳定性和涂装效果都有较大的影响 , 因此 ,应将槽液的 pH 值、电导率严格控制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不同品种的阴极电泳涂料都有特定的 pH值范围 , 以保持槽液和涂装质量的稳定。
阴极电泳槽液系酸性体系 , 需保证适量的酸度以保持槽液的稳定。当 pH 值高于规定值时 , 槽液的稳定性逐渐变差 , 严重时产生不溶性颗粒 , 槽液易分层、沉淀 , 电导率下降, 堵塞阳极隔膜和超滤膜 , 涂膜外观变差 , 尤其水平面有颗粒 , 小的像针尖状 , 大的手摸凸出。随着酸量增加(pH值降低) ,槽液的溶解性增强 , 但对涂膜的再溶性和对设备的腐蚀性增大 , pH 值在 5. 9 以上时 , 对设备的腐蚀可大为缓和。
不同品种阴极电泳涂料的槽液电导率也有的控制范围 , 基于电导率的微小变化 , 如 ±100μ S/cm 将不会影响涂膜性能 , 故一般控制范围为± 300 μ S/cm 。槽液的电导率过高或过低对涂膜厚度、外观和泳透力有影响 , 随槽液电导率的 ,泳透力也随之 , 膜厚也相应增厚。当槽液电导率偏高时 , 可用去离子水置换超滤液来降低 , 例如对 300 t 槽液用去离子水替代 20 t 超滤液 , 可使槽液电导率下降 100 μS/cm 。
脱漆剂在汽车电泳漆剥离的应用
汽车零部件在表面处理过程中若出现瑕疵,需要返工将零部件表面的漆膜剥离,重新进行涂装。此时需要使用脱漆剂/剥离剂。工业上的是去除法,为强氧化性酸,排放处理不方便。而溶剂型剥离剂,主要成分一般为、稀料(等),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较大。故选用环保型水溶性剥离剂,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
客户的烦恼:使用进行脱漆工作,排放处理不方便。客户通过阴极电泳设备,对汽车零部件等产品进行表面加工、表面处理等。返工的汽车零部件,需要寻找合适的电泳漆剥离剂,兼顾效率和环保,用来替代工业上常用的去除法。汽车零部件涂装工艺,汽车零部件通过导轨进入电泳池进行涂装,出槽后经过水喷淋,对零部件表面进行清洗。
汽车零部件进入电泳池涂装后,用水喷淋原脱漆工艺:
1.将需要处理的零部件,浸泡在槽液中。
2.浸泡约10分钟后,零部件表面漆膜溶解,取出用水喷淋。
3.根据脱漆的面积和时间,大约每2个月更换一次。
存在的问题:
为强酸性、强氧化性化学品,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排放不方便,客户无法自行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脱漆剂不伤基材。
排放处理方便,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方案阴极电泳漆一般分为:环氧电泳漆、电泳漆和聚氨酯电泳漆。从环保方面考虑,不选用氯系脱漆剂,选用水基脱漆剂。其中公司的水基脱漆剂分为:酸性水基脱漆剂、碱性水基脱漆剂其中,酸性水基脱漆剂使用有机酸,在常温下即可与漆膜反应,10分钟内即可达到脱漆效果;但酸性水基脱漆剂pH较低,属于强酸性。碱性水基脱漆剂相对较为温和,但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漆膜反应,需要脱漆槽安装加温装置。水基脱漆剂使用过程中定期补充即可,处理方便,建议客户根据不同的工况来选择合适的电泳漆剥离剂。
汽车底盘部件腐蚀行为研究,值得学习(一)
目前,汽车年产量,汽车底盘作为汽车的三大件之一,其腐蚀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研究其耐蚀性和不断发展新的耐蚀底盘材料是一项“不朽”的课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和汽车强国战略的实施,如何提高汽车底盘的耐腐蚀性以保障其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在材料科学领域成为研究热点。
汽车底盘部件腐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1.1汽车底盘部件的腐蚀机理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但汽车腐蚀问题日趋显著,其中汽车底盘腐蚀为严重。腐蚀类型包括大气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冲击腐蚀等,主要为电化学腐蚀和冲击腐蚀。
1.1.1 大气腐蚀
大气腐蚀是指金属在大气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汽车底盘的大气腐蚀主要原因是金属或合金表面形成的水膜溶入金属离子、腐蚀性气体。不锈钢、铝合金底盘部件常常因Cl-破坏其表面氧化膜而发生点蚀。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汽车底盘部件大气腐蚀的两个重要因素,平均温度越高,金属腐蚀越快,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相对湿度较大,汽车底盘部件腐蚀相对严重。
1.1.2 电化学腐蚀
汽车底盘的电化学腐蚀主要为电偶腐蚀和缝隙腐蚀两种。电偶腐蚀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相互接触且同时处于电解质中所产生的电化学腐蚀。汽车底盘部件难以避免异种金属焊接结构及双金属的装配,这些位置常发生严重的电偶腐蚀。其缝隙腐蚀是在缝隙及隐蔽区域发生的局部腐蚀,汽车底盘存在较多的紧固件和活动件,其狭小的缝隙容易残留电化学介质,电化学介质长时间的残留对汽车底盘关键部件产生的缝隙腐蚀。
1.1.3 冲击腐蚀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底盘长期受到地面泥浆、碎石的冲击。底盘部件表面膜层常常因飞起的碎石冲击而破坏损伤,导致底层金属在空气中。金属表面因泥浆沉积、积水冲刷而发生腐蚀破坏,锌在碱性泥浆中易生成ZnO,泥浆的流动性较小,腐蚀产物不能立即转移,腐蚀产物沉积量逐渐增大,会有难溶物产生,腐蚀速度逐渐减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