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土的判别
(1)直观鉴别。若肉眼观察到以下现象,即可初步判定为膨胀土:
1)建筑物裂缝随气候的变化而张开或闭合。
2)土层出现的裂缝,常有光滑面和擦痕。有的裂隙中充填着灰白、灰绿色粘土,在自然条件下呈坚硬或硬塑状态;
3)常见浅层塑性滑坡、地裂,新开挖坑壁易发生坍塌。
如观察到上述现象,且土的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即应判为膨胀土。
地基加固
膨胀土的判别
(1)直观鉴别。若肉眼观察到以下现象,即可初步判定为膨胀土:
1)建筑物裂缝随气候的变化而张开或闭合。
2)土层出现的裂缝,常有光滑面和擦痕。有的裂隙中充填着灰白、灰绿色粘土,在自然条件下呈坚硬或硬塑状态;
3)常见浅层塑性滑坡、地裂,新开挖坑壁易发生坍塌。
如观察到上述现象,且土的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即应判为膨胀土。

建筑物的地基加固
1.锚杆静压桩法
锚杆静压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
2.树根桩法
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的整修、地下铁道的穿越等加固工程。
3.坑式静压桩法
坑式静压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
4. 石灰桩法
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松散粉细砂、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或饱和黄土等地基及基础周围土体的加固。对重要工程或地质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对于建造在软土地基上出现损坏的建筑,可采取下列补救措施:
1.由于基础承受荷载过大、或加荷速率过快,引起大量沉降或不均匀沉降,而造成建筑物损坏者,可选用卸除部分荷载、加大基础底面积或加深基础等;
2.由于地面荷载或填土引起柱基、墙基不均匀沉降、地面大量凹陷、或柱身、墙身断裂者,可选用锚杆静压或树根桩加固等;
3.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或荷载分布不均,引起建筑物过大倾斜者,可按本规范第9章有关规定选用纠倾措施。

增大截面加固法构造要求
a、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C13;
b、新增部分,可采用现浇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或喷射混凝土浇筑而成。也可采用掺有细石混凝土的水泥基灌浆料灌注而成。
c、新增混凝土厚度要求:人工浇筑:≥60mm;喷射:≥50mm。
d、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时,原构件混凝土表面应经处理,设计文件应对截面处理方法和质量提出要求。一般情况下,除混凝土表面应予打毛外,尚应采取涂刷结构界面胶、种植剪切销钉或增设剪力键等措施。
e、柱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加锚式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U形箍直径应与原箍筋直径相同;分布筋直径不应小于6m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