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锻造加热炉主要应用:
中频整料加热炉 - 应用于Φ18以上钢、不锈钢、铜、铝等的规则圆棒料、方形料或其它形状毛坏料等的连续透热;主要用于料整体连续加热 。中频锻造加热炉由 中频电源、补偿电容箱及工作台、感应圈、送料机构等组成。小型锻造加热炉通过自动上料→感应加热→冷却(淬火)→感应加热(回火)→自动下料并在连续作业生产线上完成了整个调质工艺。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还可能
中频锻造炉价格
中频锻造加热炉主要应用:
中频整料加热炉 - 应用于Φ18以上钢、不锈钢、铜、铝等的规则圆棒料、方形料或其它形状毛坏料等的连续透热;主要用于料整体连续加热 。中频锻造加热炉由 中频电源、补偿电容箱及工作台、感应圈、送料机构等组成。小型锻造加热炉通过自动上料→感应加热→冷却(淬火)→感应加热(回火)→自动下料并在连续作业生产线上完成了整个调质工艺。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还可能配制红外测温仪,控温仪及送料、卷料等装置。
中频锻造加热炉主要特点:
(1) 频率范围大,从1KHZ—20KHZ,可根据具体加热工件的直径,选择合适的频率。
(2) 中频锻造炉整料加热时,感应圈长度为500mm –1.2米长,同时有多根料在加热,更加保证了透热的效果;
(3)中频整料加热炉采用连续加热方式,感应圈内部的负载比较均衡,克服了整个加热过程中,单根棒料负载从室温升至1100℃时,负载巨大的变化而引起的设备实际加热功率的巨大变化,使整个连续加热过程中,设备的实际功率都可以保证在额定功率值的85%以上,设备得以有效利用。中频锻造炉的电感安装,在主柜式分极接头、分体式电感中集成直接连接,变压器连接可靠,保证良好的接触面、变压器和传感器接口,无漏水现象。
(4)加热铜和铝等有色金属时,通过合理设计感应圈和电容,设备的实际功率也可以发挥到功率的85%以上,加热铜时达到3.5KG/KW小时的加热能力。
(5) 比起可控硅中频电源,不仅体积小,维护方便,更可省电15~20%. 当您需要用到锻造中频加热炉时,可以自己选择设备功率及效率。
大型锻造的余热淬火相关常识,大型铸件的余热淬火主要包括安全可控的加热系统、合适的铸件热淬火温度的确定、有效的操作等主要内容。然而,许多人对大型铸造热淬火知之甚少。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下面首先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些铸件的热淬火。
一、安全可控的供暖系统
在各种加热方式中,中频感应加热更为稳定可控,因此锻坯加热系统适合中频感应加热,配有红外测温仪和通道温度分离系统,有利于加热温度的控制和不合格物料的分离。⑧主电路可控硅波形是否正常(整流电路输出是否缺相,逆变电路输出是否缺相)。在大批量生产中,经常用目测仪测量破碎物料的实际温度,并及时校准温度探头,使其安全可控。
二、确定其适用于铸造和热淬火温度,并可用于控制温差。
根据试验确定合适的铸件余热淬火温度,淬火温度由钢的品种、锻件的外形尺寸和力学性能要求决定。淬火温度是亚共析钢(a
a)或过共析钢(a.m~an)转变临界点以上的某一温度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控制铸件的加热温度。锻造后停留时间不大于60s;锂合金20s~60s
配备红外测温仪和低温报警系统,当手部温度低时,系统报警,工件及时检测;当锻造温度稳定,铸造工艺稳定时,系统可配备工艺时间测量报警系统,操作过程结束后,达到控制淬火温度的目的。
中频炉加热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热加工质量优及有利环境等优点正迅速淘汰燃煤炉、燃气炉、燃油炉及普通电阻炉,是新一代的金属加热设备。(1)自动上料将零件经人工放至上料台,经输送装置以旋转方式送入。中频炉是铸造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主要设备,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是流水作业的铸造锻造及热处理生产线正常稳定工作的保证。
中频炉在热加工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如主要生产锻造锻前加热炉,透热炉以及用于:透热、轧制、锻造、弯管、热处理(淬火)、焊接等工艺的感应加热。
中频加热炉性加热设能特点及优点
如果变频器中频加热炉,中频加热炉,鼓风中频加热炉控制几部分组成。可控硅中频电源是通过三相整流电路的频率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电路输出为单相AC电源频率无芯中频加热炉,然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置工件交变磁场产生涡流和热量,熔化,淬透热等供暖的要求。俄罗斯低淬钢及控制淬透性钢已大量应用于汽车、拖拉机后桥齿轮、挖掘机齿轮、传动十字轴、火车车厢用滚动轴承、汽车板簧和铁路螺旋弹簧等,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中频加热炉性能特点:
1.控制电路通过计算机优化,优化组合单元电路板设计,设备性能稳定,质量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2.协调的元件布局合理,维修方便;
3.在零压力的基础上加入自动启动扫描重复启动,电压和电流环电路紧密跟踪,启动和停止从一个设备,无电流冲击顺利。
4.变频器启动信号敏感的触发电路使用一个信号,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启动性能,使启动成功率;
5.恒功率电路控制系统在生产中,随着充电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将是的一套自动控制,无需人工调节逆变截止角;
6.具有完善的过电压过电流,电压,水资源短缺,有限,限压等保护系统,从而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稳定性的使用,缺乏;
7.高度集成的电路解决方案,调试和操作,简便,易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