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电镀前处理,电镀及镀后处理三个阶段。如果只是认为电镀加工只有电镀这项工艺,那就错啦!电镀前,要做这些步骤:步,使表面粗糙度达到一定要求,可通过表面磨光、抛光等工艺方法来实现。第二步,去油脂,可采用溶剂溶解以及化学,电化学等方法来实现。第三步,除锈,可用机械、酸洗以及电化学方法除锈。第四步,活化处理,一般在弱酸中侵蚀一定时间进行镀前活化处理。做完上
封孔剂防锈多长时间
电镀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电镀前处理,电镀及镀后处理三个阶段。如果只是认为电镀加工只有电镀这项工艺,那就错啦!电镀前,要做这些步骤:步,使表面粗糙度达到一定要求,可通过表面磨光、抛光等工艺方法来实现。第二步,去油脂,可采用溶剂溶解以及化学,电化学等方法来实现。第三步,除锈,可用机械、酸洗以及电化学方法除锈。第四步,活化处理,一般在弱酸中侵蚀一定时间进行镀前活化处理。做完上述步骤,才开始电镀。电镀了还没完事,还要做简单的后处理,的后处理包括热水清洗和干燥,根据金属的用途或设计目的,又可以将其后处理分为三类,即提高或增强防护性、装饰性和功能性。
(1)防护性后处理除了镀铬以外,所有其他防护性镀层如果是作为表面镀层时,都必须进行适当的后处理,以保持或增强其防护性能。常用的后处理方法是钝化法。对防护要求比较高的还要进行表面涂覆处理,比如进行罩光涂料处理,从环保和成本方面考虑,可以采用水性透明涂料。(2)装饰性后处理装饰性后处理是非金属电镀中较多见的处理流程。比如镀层的仿金、仿银、仿古铜、刷光、着色或者染色以及其他艺术处理。这些处理也大都需要表面再涂覆透明罩光涂料。有时还要用彩色透明涂料,比如仿金色、红色、绿色、紫色等颜色的涂料。(3)功能性后处理有些非金属电镀制品是出于功能需要而设计的,在电镀之后还要进行某些功能性处理。比如作为磁屏蔽层的表面涂膜,用作焊接性镀层的表面焊料涂覆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镀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规模、产量还是产值都已进入世界电镀大国之列。电镀加工生产中,我们一定要遵循电镀行业发展规律,科学生产。
六、喷砂处理:
1、原理: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基体表面的过程。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 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 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 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性。
2、尺寸变化:正常、按照工艺的表面喷砂后,尺寸不是变大,而是由于喷料高速喷射到需处理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加剧,形成高低不平的表面,所以用捡具测量的,直接接触面就是其表面高点,所以会有尺寸变大的结果。而表面喷砂违背工艺操作流程的,比如喷砂时间过长、喷射源压力过大、喷射喷料不符合规范的等等,也会造成喷砂工件变小而不合格的。
对除油液管理应注意:
①定期化验补充材料,表面活性剂根据生产量每周或半月补加原配量的1/3~1/2。
②使用铁板不应含过多的重金属杂质,以防带入镀层,电流密度保持在5~10A/dm2,其选择应以能确保析出足量气泡。这样既保证了油珠机械撕离电极表面,又能搅拌溶液。当表面油污一定时,电流密度愈大,除油速度愈快。
③应及时清除槽内漂浮的油污。
④定期清理槽内泥渣污物,及时更换槽液。
⑤电解液中尽量选用低泡表面活性剂,不然带入电镀槽中将会影响质量。
生产线日常及应急管控方案
1.除油槽温度不超过60度,正常范围控制在45-60度之间。后一道除油呈现的现象应是无油状态。如有明显油渍,需排查是否是前面的除油工序已经失效。
2.热水洗的温度控制在35-45度之间,正常情况下每7天更换一次。
3.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酸活化槽内不能有任何产品,可进行清洗处理吊至镀槽。
渡槽内出现有产品时时间讲电流调至50A,等待设备正常后再按照原先实际电流计算好控制调整。一般须在原电流基础上降低20-30A
4.废水排放酸碱水的PH值控制,标准值2-11.班长定时检查,调整PH值的范围确保排放的是达标。此项工作每天一早完成。
5.现场清理,安排自己当值的班次每个岗位的现场卫生清理。
6.各班长注意白班时在16点30前将晚班所需原材料找仓管领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