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清除底质中虫、卵,能减少鱼、虾、蟹、鳖、海参、海蜇、贝类等水产动物的虫害。用法用量:将本品全池均匀抛撒或局部撒在水产动物集中或有机污染严重处,用量为150~250克/亩(每包约2~3亩),可连用2~3次。
用法用量:
1、全池均匀抛撒。
2、加少量水溶解后,500倍水稀释,全池泼洒。
3
底质改良剂价格
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清除底质中虫、卵,能减少鱼、虾、蟹、鳖、海参、海蜇、贝类等水产动物的虫害。用法用量:将本品全池均匀抛撒或局部撒在水产动物集中或有机污染严重处,用量为150~250克/亩(每包约2~3亩),可连用2~3次。
用法用量:
1、全池均匀抛撒。
2、加少量水溶解后,500倍水稀释,全池泼洒。
3、水质恶化时使用,每1000g用6-8亩/米,预防10-15天1次。
用化学改良剂改变土壤酸性或碱性的一种措施称为土壤化学改良。沸石粉沸石粉是含有钙、镁、钾、铁、铜、锰等多种水产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的铝硅酸盐非金属矿物。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灰、石膏、磷石膏、氯化钙、腐殖酸钙等,视土壤的性质而择用。如对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对酸性土壤,则需施用石灰性物质。化学改良必须结合水利、农业等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底质改良剂用法与用量:
用清水溶解后全池或局部泼洒。1m3水用量为0.4~0.5ml(即1m水深每瓶约用8亩水面);缺氧严重时可间隔多次使用。
本产品在传统水质净化剂的基础上,综合现代生物应用技术,精心研制而成的新型环保生态水质与底质调理剂,其中的多种复合生物酶、益生菌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矿质增效剂及盐类,通过生物和化学方法,联合作用于养殖水体后,显著改善因高温炎热而引发的残饵与粪便等有机体导致的恶劣水质和底质。底质改良剂监管现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底质改良剂的成份主要有:芽孢杆jun、粪肠球菌等微生物、益生菌。
产品成分复合生物酶、枯草芽孢gan菌、粪球菌、HA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底质改良剂有效解除不良藻类、赤潮、池塘底质发黑、发臭用什么药毒藻及其它化学导致的鱼、虾等现象。
底质改良剂
主要成份:单硫酸钾有机物分解剂 催化剂
性 状:白色的片ji
吸附型:如沸石粉、麦饭石、活性炭等,只是简单的物理吸附水中的氨氮,有机质等的有害物质,用后水会变得清爽,但对有害物质本身的特性并没有改变,只是浓缩于其中,且沉降到池底加重了底臭。
底质改良剂
硫gan菌
广泛分布在海水、海泥及土壤中,代表性种类有排硫gan菌、氧化硫gan菌。能使硫或硫的不完全氧化物转化成硫酸等物质,参与水或土壤中的硫循环作用,改良土壤或水质。当水中积累有毒物质时,可用硫gan菌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质稳定。
底质改良剂:
水体“脏”或“浑浊”时使用,水质底质改良剂,能提高透明度,水质变得“清爽”。3、尤为适合水质突变、恶劣气候和发病期间的底质改善,能显著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活菌或肥水制剂使用前使用,底质改良剂价格低,能提高活菌制剂的效果并有效促进藻类繁殖,特别是肥水困难池塘,效果更加明显。在老化池塘使用,能避免水分层和底质发热现象。
底质改良剂用于鱼“浮头”或“泛池”,虾“游塘”或“偷死”等水产动物缺氧时的缓解和急救;用于氧气过饱和时的缓解和急救;用于“下雨”、“倒藻”等水质突变后引起的缺氧及的缓解和急救; 用于水中悬浮物多,底臭,鱼虾体色变红或白等情况下的缓解和改善。这些菌群一旦失去了平衡,则引起消化道机能紊乱,抑制生长发育,严重的则可致病。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