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半个世纪多的风雨经历,六十年的不断和匠心坚守,高淳陶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员工1800名、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陶瓷企业集团。拥有20余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骨质瓷、炻器、高技术环保陶瓷、艺术陶瓷和陶瓷贴花纸等,成为我国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强,产品种类,影响力大的陶瓷企业。公司
珐琅茶具定做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半个世纪多的风雨经历,六十年的不断和匠心坚守,高淳陶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员工1800名、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陶瓷企业集团。拥有20余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骨质瓷、炻器、高技术环保陶瓷、艺术陶瓷和陶瓷贴花纸等,成为我国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强,产品种类,影响力大的陶瓷企业。公司连续5届被授予陶瓷行业杰出企业称号,被授予“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轻工企业”。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后,随着广州和欧洲的画珐琅器制作匠师进入内廷,参与指导造办处珐琅器的生产,甚至亲自操作,画珐琅器的生产遂呈现繁荣景象。康熙五十五年,经广州巡抚杨琳推荐,广东画珐琅匠师潘淳、杨士章,并有西洋人三名,法蓝(珐琅)匠二名,徒弟二名,进入内廷。康熙五十七年,奏准武英殿珐琅作改归养心殿,增设监造一人,显示出康熙皇帝对珐琅器生产的重视。

有一种蓝料彩四字双行篆书款,外围双线方框,框线外粗内细,多见于瓶类器上,由于这种器物所绘图案较繁密,故没有题诗和闲章,器内和足内均施松石绿釉,款署于松石绿釉地上。
原清宫收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集中的地点是乾清宫东庑端凝殿左右屋内,共有400件,每一件或两三件盛一木匣,匣内糊囊,匣盖上刻填色品名,名曰"瓷胎画珐琅"。其中的300多件于1933年古物南迁后离开故宫,1949年被运往台湾,剩下的40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零散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珐琅彩瓷器应是晚清流散出宫或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