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棚技术指标:
声学设计规范要求录音棚的音质主要是"语言清晰、可懂度高,其次是良好的丰满度",在主要使用条件下,具有相应于拾音要求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抑制影响拾音音质的声缺陷,如回声、颤动回声、低频嗡声等,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录音棚的现有状况,我公司认为录音棚的设计指标为:
录音棚宜用短混响,根据室内容积选择合适的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要求平直。
录音室降噪生产商
录音棚技术指标:
声学设计规范要求录音棚的音质主要是"语言清晰、可懂度高,其次是良好的丰满度",在主要使用条件下,具有相应于拾音要求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抑制影响拾音音质的声缺陷,如回声、颤动回声、低频嗡声等,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录音棚的现有状况,我公司认为录音棚的设计指标为:
录音棚宜用短混响,根据室内容积选择合适的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要求平直。

混响时间的控制:
混响时间是在声音在室内成长稳定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声音在室内将从稳态开始衰减,直至衰减到为原有声能的百万分之一时,这段时间被称为"混响时间",也即声音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 在拾音空间的设计中,适当的混响时间,可使音乐丰满,语言洪亮、饱满、富有感i染力。过短的混响时间使声音干涩无力,过长的混响时间,使语言清晰度降低,音质缺乏节奏感和力度,因此在不同的性质和要求的空间,必须选择一个"较好"的混响时间。处理方式主要是对声音中高、中、低的"杂质"频率进行有效的吸收,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根据录音棚空间的特性,以及现有设备的良好灵敏度和声音后期的可塑性处理。
设计时应针对高、中、低频部分的吸收,采用难燃透声织物饰面吸声结构和槽木穿孔板饰面吸声结构,能针对不同频段的声音进行有效的吸收。初步设计完成后,可以利用相应的赛宾公式计算混响时间,再利用赛佳声学开发的SAIJIA声学模拟软件进行辅助设计、验算、调整。

录音棚改造方案
隔音量是指单独材料的隔音特性,其平均隔音效果为46dB。在实际应用中,隔音材料还要与原有砖墙之间保留100mm的空气间隙,实地监测隔音效果平均提高了7dB,满足了设计要求。
根据平均吸声系数的计算公式,经实地测量与计算,改造后配音建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184,满足设计要求。 以下是各部分构建的具体结构:
1、 内装建声墙体
录音棚的内装建声墙体构造设计。内装建声墙体的主体采用180mm厚混凝土充气砖搭建。内装墙体与原有普通砖墙之间保留100mm的空气间隙,隔离固体传声的振动噪声。内表面装修采用木龙骨架填充100mcm玻璃棉,粗亚麻布外包,整体喷涂防火阻燃液体涂料。
2、天花板
录音棚的天花板构造设计。在内装建声墙体建起之后,先将一层整体木龙骨架搭建在内装建声墙体上,后填充50mm玻璃棉并固定好,再吊装第二层木龙骨架及50mm玻璃棉,表面用白色多孔吸音板吊装。
第i一层整体木龙骨架主要起支撑与固定的作用,要采用较粗的木龙骨材料,纵横木龙骨的个数可相对较少。第二层木龙骨架材料较纤细,主要起固定玻璃棉的作用。双层玻璃棉主要是与100mm空气间隙共同起到隔音的作用,同时也辅助多孔板吸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