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使用滴灌能控制浇水量,降低湿度,提高地温。传统沟灌会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沤根现象,而使用滴灌则避免了因浇水量过大而引起的作物沤根、黄叶等问题。水肥一体化是一种灌溉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沟灌等灌溉方式,其中作物需要的无机肥、有机肥、液体或可水溶性菌肥都可以通过该项技术施于作物根系,从而提高作物长势。
喷施式技术模式
又称
水肥一体化灌溉
冬季使用滴灌能控制浇水量,降低湿度,提高地温。传统沟灌会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沤根现象,而使用滴灌则避免了因浇水量过大而引起的作物沤根、黄叶等问题。水肥一体化是一种灌溉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沟灌等灌溉方式,其中作物需要的无机肥、有机肥、液体或可水溶性菌肥都可以通过该项技术施于作物根系,从而提高作物长势。

喷施式技术模式
又称叶面施肥技术、根外追肥技术,即将作物所需养分喷施到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气孔予以吸收,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起到调节植物生长、补充所缺元素、防早衰和增加产量的作用。
叶面施肥可以实现直接迅速地为作物供给养分,避免养分被土壤吸附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是补充和调节作物营养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逆境条件下,如作物生长后期不便进行根部施肥,以及根系活力,吸肥能力降低;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的条件下,如水分过多、干旱、土壤过酸、过碱,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如果以根施方法是很难或不能及时满足作物需要的,采用叶面施肥则能为其迅速补充营养,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但施用量很少,如钼肥,每亩施用量仅几十克,如果根施很难或不可能施得均匀,叶面喷施则能达到均匀的效果。研究测算表明,一般作物叶面喷施硼肥的利用率是基施的8倍多。叶面施肥还有减轻土壤污染等好处。
从理论上讲,叶面施肥技术可以在各种作物上应用,但受喷施工具、机械和地形、地貌等限制以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目前多应用于草莓、蔬菜、果树及便于机械作业且效益较高的作物上。另外,叶面施肥只能提供少量养分,无法完全满足作物的需求,是无法代替根部施肥的,只是一种辅助施肥技术措施。
水肥一体化的运用必须与“符合作物生长需求规律”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节肥。如何按需浇水、施肥呢?农业物联网可以
解决这个问题,农业现代化特别是自动化、信息化步伐较慢,农村知识水平较低,对于当前来说,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还是方兴未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