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安全作业规定41、施焊现场10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有氧气瓶、瓶等压力容器和、油脂、木材等物。1)焊工作业时穿戴的工作服及手套不得有破洞,如有破洞,应及时补好,防止火花溅人而引起。
2、高处焊接时,应穿好安全带,垂直下方及水平方向10m内范围内不得有物,不能避开时应严密遮防,否则不准施焊。
3、禁止将过热的焊钳浸在水中冷却。
4、移动电焊机时应先停机断电,不得用拖
高压电气焊工培训基地
电焊工安全作业规定4
1、施焊现场10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有氧气瓶、瓶等压力容器和、油脂、木材等物。1)焊工作业时穿戴的工作服及手套不得有破洞,如有破洞,应及时补好,防止火花溅人而引起。
2、高处焊接时,应穿好安全带,垂直下方及水平方向10m内范围内不得有物,不能避开时应严密遮防,否则不准施焊。
3、禁止将过热的焊钳浸在水中冷却。
4、移动电焊机时应先停机断电,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电焊机,如焊接中突然停电,应切断电源。
5、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电气焊作业
电气焊作业时,由于金属的飞溅极易引起、火灾,因此要切实做好防止火灾的防护工作。
1)焊工作业时穿戴的工作服及手套不得有破洞,如有破洞,应及时补好,防止火花溅人而引起。
2)电气焊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危险性较大的应有专人现场监防。严禁在储存有物品的室内或场地作业。
3)露天作业时,必须采取防风措施,焊工应在上风位置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不宜作业。
4)高处作业时,应仔细观察作业区下面有没有其他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焊渣飞溅造成下面人员或发生火灾。

焊接层温控制
采用氧气和气体中性焰加热方法, 焊缝焊接的层间温度控制在80~ 200℃ 范围内, 焊接过程中使用红外测温仪进行监控, 当焊缝焊接温度要求时, 立即加热到规定要求之后再进行焊接, 单节点焊缝应连续焊接完成, 不得无故停焊, 层间温度过低或超高时,应立即采取补热、停焊的方法, 待层间温度达到施焊条件后再进行焊缝焊接。焊缝焊接前将焊缝两侧的铁锈、毛刺、泥土、油污及冰雪等清理干净,以保证焊接质量。如遇特殊情况中途必须停止焊接, 应立即对焊缝进行保温处理, 当焊缝再次焊接时需重新对焊缝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比焊前预热温度相应提高20~ 30℃ 。

下向焊焊缝检测
下向焊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引进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作为目前应用广泛的焊接技术之一,各地正在大力推广此技术,很多焊工培训学校也提供了下向焊培训的项目。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体和氧气混合燃烧所产生的火焰分离材料的一种热切割的方式,又称为氧气切割或者火焰切割。远华铝业给您简要介绍下向焊焊缝检测以及缺陷分析的相关内容。
焊缝检测:
⑴焊缝表面质量要求:
施焊后的焊缝,按《管道下向焊焊接工艺规程》( SY/T4071-93 )规定,应清除熔渣、飞溅物等杂物,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和夹渣等缺陷;咬边深度≤ 0.5mm ,在任何长 300mm 焊缝中两侧咬边累计长度≤ 50mm ;焊缝余高 0.5~2.0mm ,个别部位(管底部处于时钟5~7 时位置)不超过3mm ,且长度不超过 50mm ;焊缝宽度比坡口每侧增宽 0.5~2.0mm 为宜。几乎各种焊接方法都可以用于焊接铝及铝合金,但是铝及铝合金对各种焊接方法的适应性不同,各种焊接方法有其各自的应用场合。
⑵无损检验:
依据 SY4065-93 《石油钢质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质量分级》和 SY4056-93 《石油钢质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对焊缝进行 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Ⅱ级为合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