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发展蒸压灰砂砖,1960年从原东德引进十六孔转盘式压砖机,在北京建成蒸压灰砂砖生产线,后来研制了八孔转盘式压砖机,大大促进了灰砂砖的发展,使之成为有砂、石灰资源而又缺乏黏土资源地区的主要墙体材料。产品规格:GB11945-1999中规定,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公称尺寸长度240mm、宽度115mm、高度53mm,生产其它规格尺寸,
蒸压砖砖厂
发展历史
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发展蒸压灰砂砖,1960年从原东德引进十六孔转盘式压砖机,在北京建成蒸压灰砂砖生产线,后来研制了八孔转盘式压砖机,大大促进了灰砂砖的发展,使之成为有砂、石灰资源而又缺乏黏土资源地区的主要墙体材料。产品规格:GB11945-1999中规定,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公称尺寸长度240mm、宽度115mm、高度53mm,生产其它规格尺寸,由用户与生产商协商确定。力学性能:GB11945-1999中规定了MU10、MU15、MU20、MU25等四个强度级别。

生石灰
.-『:10分钟以内完成消解。
·中速:10-30分钟之间消解。蒸压砖砖厂
·慢速:3 0分钟以上完成消解
·煅烧:是吸热反应过程
CaC03+O- Ca0+ C02
反应条件:900-1200℃蒸压砖砖厂
·)肖解反应:是放热反应过程
Ca0+ H20 - Ca (OH)2+0
能发生反应的是活性氧化钙Ca0
·过烧生石灰的消解反应是很慢的,甚至在蒸压养护时才开始消解,这就对砖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针对蒸
压粉煤灰砖应选用中速生石灰为好。

配料搅拌
▲配料
配料的四个原则:
①应满足砖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要求,其中特别是强度和耐久性,应符合产品标准中的各项指标。
②在满足①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石灰、石膏用量的下限,以降低产品成本和确保产量。
③原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并压优先利用各种工业废渣或天然资源。
④原材料种类宜少不宜多,以减少工艺处理环节和工艺设备
当所用原料确定之后,首先要取样化验分析。各原料均达到制砖的技术性能后即可配料生产。因在生产
中,原料产地一般不会变动,故其化学成分基本不变,但生石灰因煅烧因素变化较大,要经常分析。以分析结
果代八公式求得合理配合比。
①生石灰实际用量(%)=(混合料中有效Ca0÷生石 灰的有效Ca0)x:
②粉煤灰:集料=2~2.5:1:
③石膏一般为生石灰用量的1 0%左右。
例:生石灰有效Ca0为7 0%,混合料中有效Ca0应为7%。
生石灰% =7/70xl00% =10%
因石膏用量为生石灰用量10%,即1%。
粉煤灰+集料为-11%= 89%。
按其比例关系:粉煤灰 59. 3%
集料 29. 7%
故粉煤灰:集料:生石灰:石膏= 59.3:29. 7:10:1
在蒸压粉煤灰砖生产中,正确配料十分关键,一定要按照上述的配料四原则进行配料。根据生产蒸压粉煤
灰砖的经验,配制的混合料中应含有效Ca0不少于7%,但也不大于12%,固有效Ca0太少会不足以产生满足产量要求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硅酸铝等水化产物,从而使产量下降;有效Ca0太大了,不但生产成本增加,而且也使产量下降。
▲搅拌
为了使各种原料在混合过程中互相分散,达到均匀混合并有足够使生石灰消化所需水份,以利生石灰充分消解,为此必须把配制好的各种原料送入特l制的搅拌机内,在一定时间内充分搅拌加水混合。
蒸压砖砖厂蒸压砖砖厂
蒸压灰砂砖
我国蒸压灰砂砖发展较早,早在1913年在我国广州的盐步镇就建成生产蒸压灰砂砖的裕益灰砂砖厂,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广州的城市建筑中,如中山大道的地下排水道壁、住宅、学校等,至今完好可用。新成立后,在苏联指导和地方领导下,开始大力发展蒸压灰砂砖,但由于种种原因,至1970年我国才大小建设了北京市矽酸盐制品厂、内蒙包头树脂厂灰砂砖车间、贵阳兴关矽酸盐砖厂、四川资中灰砂砖厂、广州灰砂砖厂、辽宁新民灰砂砖厂等10多个企业,其产量不足5亿块标砖。1975年以后,在建材主管部门大力提倡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及地方大力支持下,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蒸压灰砂砖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产量大幅度上升。至1988年有大、中、小型蒸压灰砂砖生产线345条,生产蒸压灰砂砖32亿块标准砖,占设计能力的62%,其生产线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几省。尤其四川省,因含硅的江河砂资源十分丰富,而黏土资源相对较少造成黏土砖不易发展起来,砌墙砖缺口较大,故蒸压灰砂砖发展异常迅猛,至1988年全省有蒸压灰砂砖厂160多家,蒸压灰砂砖产量已达21亿块标砖,占蒸压灰砂砖产量的66%。但随着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和水利建设需要,在江河上截流筑坝建水电站,改变了江河中水流速度,使江河中沉积的砂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