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脱硝系统的氨逃逸率控制相关技术研究
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燃煤电厂现有环保装置需要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要求在基准氧含量为6%的条件下,NOx排放质量浓度不高于50mg /m3( 标态) 。脱硝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大多采用低氮燃烧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 组合方式,脱硝效率和NH3逃逸率是衡量SCR脱硝系统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电厂机组通过更换或增加催化剂层,实现较高的脱
氨逃逸价格
SCR脱硝系统的氨逃逸率控制相关技术研究
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燃煤电厂现有环保装置需要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要求在基准氧含量为6%的条件下,NOx排放质量浓度不高于50mg /m3( 标态) 。脱硝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大多采用低氮燃烧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 组合方式,脱硝效率和NH3逃逸率是衡量SCR脱硝系统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电厂机组通过更换或增加催化剂层,实现较高的脱硝效率,满足NOx排放要求,同时控制氨逃逸率在3×10-6以下。如想了解更多氨逃逸在线监测设备相关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电厂实际运行过程十分复杂,难以达到排放指标时,往往通过增加喷氨量来提高脱硝效率,造成氨逃逸率超标。过量的逃逸氨和烟气中的SO3发生反应生成NH4HSO4,导致空气预热器堵塞、除尘效率下降、催化剂受损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机组运行,降低系统经济性和安全性。严格控制脱硝系统氨逃逸率已是燃煤机组运行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想了解更多氨逃逸在线监测设备相关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SCR对于影响氨逃逸率因素的总结
选择合适的喷氨格栅及氨烟混合装置,合理布置导流板、整流格栅等,提高SCR脱硝系统烟气流场均匀性及氨氮混合均匀性,降低氨氮摩尔比分布偏差。
进行SCR脱硝控制系统优化,通过预测控制技术进行提前控制,改善控制逻辑的滞后和延迟特性,提升喷氨控制系统对机组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
如想了解更多氨逃逸在线监测设备相关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环保标准下的“漏网之鱼”——氨逃逸
我国区域氨气排放源上升快、影响大,可能来源于近海养殖、畜牧业、农业、汽车(三元催化过量)、工业脱硝(还原剂用氨水或尿素过量)等。我国在近20年时间里,一直是极为大的氨排放国。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尽管近年开始走上环境治理之路,但氨污染并不在治理之列。在我们所熟知的水泥行业,虽然对氮氧化物排放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指标,但是对脱除氮氧化物的主要原料——“氨水”造成的“氨逃逸”却至今未出台明确的标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