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的结构
荧光灯通常由内壁涂有荧光粉的玻璃管,装有电极的玻璃—金属封接芯柱及电极引出的灯脚支架等部分组成,管内充入惰性气. 灯丝电极是由细螺旋钨丝烧制而成,在钨丝电极涂电子发射材料,固定电极采用玻璃—金属封装芯柱,二端有灯脚固定支架将电极导丝引出。荧光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是其获得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又一优势,现下它已成为zui主要的人造光源。因此仪器在预热过程
祥成合原子荧光灯批发
荧光灯的结构
荧光灯通常由内壁涂有荧光粉的玻璃管,装有电极的玻璃—金属封接芯柱及电极引出的灯脚支架等部分组成,管内充入惰性气. 灯丝电极是由细螺旋钨丝烧制而成,在钨丝电极涂电子发射材料,固定电极采用玻璃—金属封装芯柱,二端有灯脚固定支架将电极导丝引出。荧光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是其获得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又一优势,现下它已成为zui主要的人造光源。因此仪器在预热过程中必须打开自检功能,让仪器连续进行空白测量,一方面清洗管路,一方面达到预热效果。
荧光灯工作过程
荧光灯它把电能转变为可见光的过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首先是通过低压蒸气放电,在气体放电中消耗的电能转变为人眼看不见的紫外辐射和少量可见光,其中约占65%的电能转化为波长185nm、254nm和365nm等紫外线,3%的电能直接转化为波长405nm、436nm、546nm和577nm等可见光,其余部分大多数以热量的形式消耗。 其次是管内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到玻璃管壁上涂的荧光粉材料,荧光材料再把紫外线转换为可见光。对于很好的led灯,其光效可以达到130lm/w以上,是荧光灯光效的2至3倍左右。因此,我们可以说荧光灯的发光是包含着蒸气低压放电和激发荧光材料发光二个物理过程。
荧光灯
荧光灯又叫做日光灯,它的工作原理:日光灯管简单的说是个密闭的气体放电管。管內主要气体为氩(argon)气气压约大气的0.3%。
日光灯管是靠着灯管的gong原子,由气体放电的过程释放出紫外光(主要波長为2537埃=2537×10-10m)。所消耗的电能约60%可以转换为紫外光。其他的能量則转换为热能。 日光灯由灯管內表面的荧光物质吸收紫外光后释放出可見光。在安装荧光灯灯具时应首先认真阅读灯具使用说明书,了解灯具的安装固定方式,以便预先做好相应的配套安装措施。不同的荧光物质 会发出不同的可見光。一般紫外光转换为可見光的效率约为40%。因此日光灯的效率约为60%×40%=24%——大约为相同功率钨丝电灯的两倍。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当电源接通时,电压全部加在启辉器上,氖气在玻璃泡内电离后辉光放电而发热,使动触片受热膨胀与静触头接触使电路接通,此时灯丝通过电流加热后发射电子,同时,启辉器触点接触后辉光放电随即停止,动触片冷却而缩回(即触点断开)。使流经灯丝和镇流器的电流突然中断,在此瞬间,镇流器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串联后,全部加在灯管两端的灯丝间,由于灯丝间电压骤增,整个灯管内的汞气在高压作用下全部游离,从而产生弧光放电,辐射出不可见的紫外线,激发管壁的荧光粉,发出近似日光的可见光。因为有这个化学反应的存在,仪器需要一个稳定得工作温度,一般以20-25℃为宜。
荧光灯的组件必须严格按规格配套使用,由于镇流器是电感性负载,因而使得整个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降低,不利于节约用电;灯丝电极是由细螺旋钨丝烧制而成,在钨丝电极涂电子发射材料,固定电极采用玻璃—金属封装芯柱,二端有灯脚固定支架将电极导丝引出。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可在日光灯的电源两端并联一只电容器,其容量按管的功率不同而选配如20瓦的光管配2.5微法电容器,30瓦日光灯配3.75微法电容器,40瓦的光管配4.75微法电容器,耐压应大于220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