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产蛋的季节性很强,休产期较长,种鹅开产月龄一般在7~8月龄,育成期也相当长,如不采取综合开发的技术措施,饲养种鹅的经济效益往往不高。要提高种鹅饲养的综合效益,就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
1.选择适宜的种鹅生产模式。三、圈牧巧妙结合肉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是生长骨骼、肌肉和羽毛的阶段,在饲养上要圈牧结合。天然牧草-种鹅-鱼综合生产模式:一般每公顷水面可养鹅30
皖西鹅雏基地
鹅产蛋的季节性很强,休产期较长,种鹅开产月龄一般在7~8月龄,育成期也相当长,如不采取综合开发的技术措施,饲养种鹅的经济效益往往不高。要提高种鹅饲养的综合效益,就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
1.选择适宜的种鹅生产模式。三、圈牧巧妙结合肉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是生长骨骼、肌肉和羽毛的阶段,在饲养上要圈牧结合。天然牧草-种鹅-鱼综合生产模式:一般每公顷水面可养鹅300~500只,水边及库池周围有充足的青草,供鹅食用。可以把种鹅的粪便充分利用变为鱼类的食物,同时利用鱼池肥泥,可以肥地,增加牧草产量,节约化肥用量。为了防止水体过度污染以及防止鹅群过度分散影响交配和消耗能量,应在水面靠鹅棚一侧用网围出一定区域,以便于鹅群的饲养管理。
4、鹅大肠病:该病雏鹅、成鹅均可。成鹅又称为“蛋子瘟”,是由埃希氏大菌引起的病。鹅的品种不同,其生产性能差异很大,选择适宜的品种饲养是获取高产的前提和基础。在寒冷季节及产蛋高峰期呈高发期。小鹅的特征病变是肿头,即头部、下颌部的皮下组织水肿坏死,呈胶冻状,并有多量黄色液体浸润;眼睑肿胀,上下粘连,充血、出血。脾肿大;肠黏膜充血、出血;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而成母鹅主要病变为卵黄性腹膜炎,肠系膜相互粘连,萎缩。消瘦,,肝肿胀,质脆淤血,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和灰黄坏死点。水肿,质脆。公鹅于下垂外露,表面呈黑色坏死结。

1.5.2 育成期饲养差
多数农户仍按着传统的家养方法饲喂,放牧回来撒一些玉米粒或其它的杂粮,营养不全;放养时不训导调教;牧区不放水源:管理落后,饲养的鹅大、小不匀,轻、重差别大。
1.6 忽视天气预报
幼鹅的放养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一旦下大雨或其它冰雹天气等,常常让鹅淋雨,诱发疾病,鸡的生长、抗病力、成活率等都受到极大影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