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厂深度除磷药剂方法:生活污水厂常面临进水不稳定,进水总磷浓度高,生化系统负荷冲击大,污泥老化,但是总磷持续提标至地表五类水标准(0.4mg/L),无疑给众多生活污水厂砸下高运营成本的重石。生物除磷、化学除磷剂技术是目前城市污水厂的主要除磷方法,由于生物除磷存在稳定性差,处理水磷难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0.5mg/L) 。化
污水除磷剂生产厂家
生活污水厂深度除磷药剂方法:生活污水厂常面临进水不稳定,进水总磷浓度高,生化系统负荷冲击大,污泥老化,但是总磷持续提标至地表五类水标准(0.4mg/L),无疑给众多生活污水厂砸下高运营成本的重石。生物除磷、化学除磷剂技术是目前城市污水厂的主要除磷方法,由于生物除磷存在稳定性差,处理水磷难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0.5mg/L) 。化学除磷技术是将污水中可溶解性磷通过除磷剂转化为不溶性的磷酸盐沉淀,通过化学沉淀除磷,常作为一种辅助除磷技术,污水厂生化后经常采用的除磷剂为聚合硫酸铁,聚合氯铝进行深度除磷。众所周知,聚铁作为除磷剂的除磷效果较好,但是随投加量的增加,出水色度发黄,聚铝具有较好出水色度,除磷效果却远不如聚铁,同时需较大的投加量也难于达标,又容易造成铝盐生物毒性。聚合硫酸铁铝是一种新型复合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具有铁盐的沉降速度快、处理成本低,同时兼具铝盐净水效果优良的特点。
如何预测除磷剂的投加量:对初始磷酸盐浓度(X1)、试验完成后pH值(X2)、试验完成后磷酸盐浓度(X3)三个影响因素与除磷剂投加量(Y)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对除磷剂投加量进行预测。当允许误差为15mg/L时,各回归方程命中率分别为:76.9%、57.69%、73.08%、69.23%:当允许误差为20mg/L时,各回归方程命中率分别为:88.46%、73.08%、80.77%、80.77%对适应性的回归方程Y=18.905X1+17.275以及相关性国方程Y=11.28X1-244.443X2+1802.298进行F检验,发现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回归方程Y=18.905X1+17.275与Y=11.28X1-244.443X2+1802.298均显著相关,可以很好的预测实验室条件下除磷剂的投加量。
化学除磷后出水水质浑浊
1、与所使用的除磷剂有很大关系。如果除磷剂不能取得很好的除磷效果,或是投加不当,产生过多气体等都及可能使水质变浊。如投加过量三氯化铁,会使水中余氯含量过多,生成,打碎已成形的矾花,使细小污泥随着上浮,水质浑浊。使用三氯化铁或过量也可能出现氯化铁溶液和亚铁离子过量,水体呈黄浊。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用铁盐作为除磷药剂,其除磷效果更强,药剂投加量更少,总成本更低。但同样需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不宜投加过量,造成药剂浪费,水质粘稠,沉降性差等不良效果。同样的,使用量过少则可能使悬浮物达不到沉降效果,影响处理效果。
2、沉淀时间太短,使所形成的矾花颗粒没有足够的时间沉降到水底,污泥悬浮在水中,造成出水浑浊。
3、积泥过多,污泥老化。没有及时排泥,使污泥长期堆积于水中,产生厌氧反应,或硝化产生氮气等,使污泥被打散,小颗粒污泥被气泡包裹着上浮,悬浮于水中造成出水浑浊。

稀释之后投加法
将固体或粉末状除磷剂经过一定的稀释比例稀释之后直接投加到目标水体中,这种方法使用的范围更广。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确定投加量——在容器中稀释到10%-20%——充分搅拌稀释溶液——倒入目标小体
在使用除磷剂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投加量:需经过科学计算和相关实验确定。
2、稀释过程中的搅拌:充分搅拌。
3、投加点的选择:好在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处进行稀释液的投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