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鸿章的奏折可知,在青岛的军事防御设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晚清北方海防系统的一部分。而在胶澳建造的每座建筑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大铁码头就是专1供'下雷轮船'装卸水1雷、上煤运械而建造的海1军码头。栈桥是青岛早的军事人工码头建筑[7] 。听说以前每年中秋夜,乘船到江中,就能看到清源山、紫帽山相连在一起的倒影。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1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
公共游艇码头
从李鸿章的奏折可知,在青岛的军事防御设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晚清北方海防系统的一部分。而在胶澳建造的每座建筑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大铁码头就是专1供'下雷轮船'装卸水1雷、上煤运械而建造的海1军码头。栈桥是青岛早的军事人工码头建筑[7] 。听说以前每年中秋夜,乘船到江中,就能看到清源山、紫帽山相连在一起的倒影。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1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早的码头。
新成立后,人民1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1面整修,将桥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由34排桩改为16排桩,并新建眺望台1座,同时将桥入口处的6根挡车石柱拆除,两侧围青岛栈桥部分垮塌 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石台阶。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桥身按抗风浪50年一遇标准、回澜阁基础按百年一遇标准加固。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贡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栈桥北段拆除重建,侧墙采用浆砌蘑菇石镶面,整个桥面用机刨花岗岩板铺装。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保持原有的风韵的要求,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
浮桥的架设,作为一种临时性的交通工具,一般是为了通过军1队、辎重。有时亦用来阻隔对方水军的行动,浮桥上驻守有军1队,利用浮桥和对方水军作战。这时,浮桥就成了一道水上战壕。“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我国历史1上浮桥架设规模1大,并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要算是太平天国起义军在武汉战役中所架设的一组浮桥。元世祖时,为统一西南地区,遣军入川,在白马河、合江、培江、清江(均长江上游支流)等激流上,架设过20余座浮桥。有些写史的人认为这些浮桥为忽必烈统一西南立下了大功。

龙游浮桥南宋·翁卷诗《泊舟龙游》:未得桥开1锁,去舟难自由。渚禽飞入竹,山叶下随流。忽见秋风喜,还成早岁愁。卧闻舟子说,明日到衢州。然而可喜的是,作为休闲用途的观赏浮桥现在出现在了柳江上,飞鹅路的车度码头、东堤路的滨江一带,新型的浮桥像彩带一样漂在柳江上,令人赏心悦目,为魅力柳州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首诗记叙了行舟衢江夜泊龙游的所见所感。首句提及的桥为浮桥,横跨古镇茶圩与今驿前村。浮桥中设有活动桥板,有船舶经过,需移开活动桥板,船过后,恢复原样,以便行人通过浮桥。“未得桥开1锁”,估计是暮色1降临,为安全起见,不予放行。若是白天,货船经过需交纳厘金才能“开1锁”放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