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光谱仪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光源、入射狭缝、色散元件(图中为棱镜)、探测器。同时,与相应配套的光学系统,如光源系统、准直系统、成像系统
光电直读光谱仪已经普遍应用于金属相关的生产过程及产量控制中。据了解,当前有数以万计的光电直读光谱仪应用于金属行业及上下游产业,从事光电直读光谱分析的人员达数万人之多。据记载,上世纪70年代
直读光谱仪公司
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光谱仪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光源、入射狭缝、色散元件(图中为棱镜)、探测器。同时,与相应配套的光学系统,如光源系统、准直系统、成像系统
光电直读光谱仪已经普遍应用于金属相关的生产过程及产量控制中。据了解,当前有数以万计的光电直读光谱仪应用于金属行业及上下游产业,从事光电直读光谱分析的人员达数万人之多。据记载,上世纪70年代,钢铁产量徘徊在2000万吨的水平,对于的用户来说,光电直读光谱仪还是神秘、是“高大上”的仪器设备,而且由于没有国产同类仪器,进口仪器单台价格一般高达100多万,只有大型的钢厂才有可能引进,而中小型钢厂、下游加工厂、五金企业根本用不起,导致了当时光电直读光谱仪器在的普及率不高。
一直到20世纪末,国产光电直读光谱仪器缺乏的状况依然未能缓解。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研纳克)于2001年成立之初开始了光电直读光谱仪器的研发工作,历经5年的时间,2006年9月推出了钢研纳克的台光电直读光谱,使得同类进口仪器的价格下降了近一半。2011年,在台光电直读光谱的基础上,经过了5年的研制时间,钢研纳克推出100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2014年,100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经受住大量用户长时间使用的检验,用户授予其“国产好仪器”称号。
“技术革新奖”评选,鼓励工人技术革新
新员工经过上岗培训后,还必须要有师傅“带着”,一般半年后才能够上岗,师傅仍然要承担监控的职责。另外,每个员工的熟练程度必然存在着差异,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钢研纳克加强了对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如,光室组装环节通常检测主要通道的光强值是否合格。
钢研纳克的生产工人并不多,而且也是大专毕业。的生产工人也都是钢研纳克的技术人员之一。钢研纳克一直鼓励工人进行技术革新,从2006年开始就坚持开展面向他们的“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参选人针对工艺、工装、装配等生产实际提出问题、并牵头组织团队解决问题。曾经获奖的有光电倍增管管座改进、样品夹具改进、软件改进等,虽然只是一些小的改进,但是一旦评价成功,公司就会及时下变更单,真正应用到生产中去。每年有不少于40项的技术革新,日积月累下来对于质量的提升作用不可谓不大。
直读光谱仪
光谱仪在分析的过程中,电火花燃烧样品表面会产生金属粉尘,大部分的金属粉尘都会随着氩气吹扫排到过滤罐中,然而也会有少部分金属粉尘会停留在激发室里,时间长了会堆积污染激发室和光学透镜,引起测量数据波动,误差变大,所以需要定期的清理来改善激发室环境,改善测量数据。
光谱仪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金属粉尘、金属屑、灰尘掉落到仪器内部电路模块上,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导致电路模块短路,一些核心的电路板损坏维修费用会很高,所以需要及时的清理仪器内部灰尘,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仪器使用年限长了后,仪器内部一些器件会发生老化,这部分器件需要及时的发现更换,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光谱仪故障。
化验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这些操作可能会导致测试误差,严重的误操作也可能会导致光谱仪故障,的方式是能和的光谱工程师沟通交流,让工程师发现化验员的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