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是:(一)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二)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三)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和有关部门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四)具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是:(一)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二)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三)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和有关部门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四)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五)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六)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七)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九)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应用,为人类开发活动提供指导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立在环境监测技术、污染物扩散规律、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自然界自净能力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科学技术,其功能包括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导向功能。
什么是水环境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分为两类:狭义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和广义的水环境承载能力。狭义的水环境承载能力等同于“水环境容量”以及“水环境允许污染负荷量”的概念,仅考虑水体的纳污能力。广义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是在发挥水体纳污能力的基础上,侧重于水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相互关系。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还是以广义的定义为主,常见的提法有以下几种:
①在一定的水域,其水体能够被继续使用并仍保持良好生态系统时,所能够容纳污水及污染物的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水环境系统功能可持续正常发挥的前提下接纳污染物的能力(即纳污能力)和承受对其基本要素改变的能力(即系统调节能力)。
③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的阐值。
④流域水环境系统结构特征与功能不发生质的变化的前提下,流域水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外部作用。
⑤在某一时期、某一环境质量要求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流域(区域)水环境在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能力和水环境功能可持续正常发挥的前提下,所支撑的人口、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

改建项目指为了提高生产运行效率、提高产量,对原有的设备、设施、工程进行改造的项目,包括不增加生产运行规模的辅助设施建设。扩建项目指为了扩大生产运行规模,而建设设备、设施、工程的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指对现有项目的技术、流程、工艺、原料进行升级换代的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也属于广义的改建项目,但通常所说的改建项目偏重于硬件设施的改造,而技术改造项目偏重于软件配备的更新。这三类项目的共同点是原有项目的主要用途、性能未发生改变,如果主要用途、性能改变,则属于新建项目。对于迁建、重建项目,应按照其具体情况,分别纳入新建、改建、扩建项日进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提出与原有项目相关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采取治理措施,并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予以落实,这是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如果建设单位不履行该义务,将面临环评文件不被批准甚至行政处罚的后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