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高潮期:1992-2000年,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储能电站中储能容量大小是根据用电设备功率大小使用时间配比而成。这次会议以后,加强
太阳能光伏发电优势
第四高潮期:1992-2000年,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储能电站中储能容量大小是根据用电设备功率大小使用时间配比而成。这次会议以后,加强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将利用太阳能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1996年,联合国在津巴布韦召开“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发表了《哈拉雷太阳能与持续发展宣言》,会议上讨论了《世界太阳能10年行动计划》(1996-2005),《国际太阳能公约》,《世界太阳能战略规划》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进一步表明了联合国和对开发太阳能的坚定决心,要求共同行动,广泛利用太阳能。世界环保大会以后,我国对环境与发展十分重视,提出10年对策和措施,明确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制定了《21世纪议程》,进一步明确了太阳能重点发展目。1995年计委、科委和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6-2010),明确提出了我国在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以上回顾可知,在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尽管如此,21世纪是人类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世纪。
近很多安装光伏的伙伴发现家里光伏电站发电量一下降低了不少,找公司反映问题。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春秋两季是光伏电站发电高峰期,冬天则是光伏电站发电的低潮季。除了冬季日照时长变短,阳光减弱,冬季光伏电站发电量降低,这些因素不容忽视:

1、 雾霾和灰尘因素
由于供暖和天气干燥,冬天空气中的灰尘比其他季节更多,另外冬天雾霾天气相对于更多,空中悬浮物会对太阳光进行吸收和反射,导致组件表面接收的阳光大幅度降低。
如果雾霾天气长期持续,光伏组件表面的颗粒物累积,在组件表面就会形成遮挡,造成电池组件表面污染,导致发电量进一步降低。
保持光伏电板清洁,除了提高发电量,还能有效维护光伏组件,因为颗粒物的长期聚集可能使组件大量发热,造成热斑现象,轻则威胁组件寿命,重则引起火灾。
2、积雪因素
雪覆盖在组件上,只有少部分太阳光能穿过积雪照射到光伏组件上,这样就会影响光伏发电量。
光伏电站的可投资性高低,基于发电量的状态。因此在光伏电站建设的前期可行性评估中,对电站发电量进行估算十分重要。而这其中,组件的衰减是关键的因素之一。

要相对准确地估算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除了要深刻理解光伏电站的系统结构,还要对主要设备的性能参数有认识。如果要计算光伏项目全生命周期发电量,则必须考虑项目期间内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电站运维状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