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原则
据演播室的声音传播特点及拾音技术的发展,在实践中,感到“短”、“平”,”均”是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时三项重要准则。
(1)“短”。混响时间比同体积,同功能的播音室、录音室要短,并随着录音新技术的运用,总的趋势是逐渐缩短;但也绝非越短越好,就是供语言用的小演播室,混响时间不宜少于0.30秒。
(2)“平”。频率特性曲线否定了过
会议室降噪隔音
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原则
据演播室的声音传播特点及拾音技术的发展,在实践中,感到“短”、“平”,”均”是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时三项重要准则。
(1)“短”。混响时间比同体积,同功能的播音室、录音室要短,并随着录音新技术的运用,总的趋势是逐渐缩短;但也绝非越短越好,就是供语言用的小演播室,混响时间不宜少于0.30秒。
(2)“平”。频率特性曲线否定了过去那种取一值为中频混
响值,而低频上升,高频下降的传统确定。而要求·`平’.考虑到汉语与外语的差别,国外演播往往要求语气柔和和自然,汉语要求语调高昂有力,故在“平”时基础上还要求高频混响比中频略长。要做到此点,实际是较困难的,对于小型演播室,只要有“平”的表示,就基本能实现其功能了。
(3)“均”。传声器拾音的好坏与传声器位置混响特性密切相关,故要求演播室混响声场均匀。这样在短而均的混响声场中,录音工作者可根据剧种,乐队等不同条件合理安排话筒的远近,调节‘声能比’来求得适宜的声环境。
小型演播室的实际平均吸声系数大致是0.45~0.5,各频率要求吸声量相差不大,若地面铺设化纤地毯,对高频有一定吸音量,则其它表面平均吸声将达到0.53,这就要求用复合结构来获得频带宽,的吸声量。由于电视演播室内有光滑平整的天幕,平顶上有庞大的空调设备和装有大量演出用的照明灯具,在演播过程中布景、道具摄象机、监视设备和演员,工作人员的活动,都会影响混响频率特性。故混响设计虽要求考虑多方因素,但重要的首先控制好低频混响,在施工中进行音质调试是十分必要的。导控室、声控室是演播室的神经中i枢,其所有声源都在此控制和混合,故要作好控制室的音质设计。

演播室声学设计——演播室频率要求:
不同频率,不同响应
容易被激起的是房间的简正频率,会使这一频段的声音加强,而在其它频段因无简正方式而减弱,造成拾音时严重失真。为了使频率响应均匀分布,声场均匀,理想的方法是使演播室成不规划体形。然而小型演播室受整个建筑平面、结构安排上的限制,独立成为不规则体形实为困难,通常只能为矩形。这就必须正确控制房间尺寸和三向尺度的比例。

会议室的声学设计特点:
会议室声学设计的特点是由会议本身的规模、使用范围和要求所决定的。
其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 会议室规模(容积和容量)的差异比所有会堂都大。小至十几人,能容纳100m3左右;大的可容纳万名听众,容积为100000m3用乃至更大规模的会议室,差距达千倍。因而相应的混响时间差别也很大,必须根据容积确定混凝土响时间值,通常在0.5-1.8s范围内;
2. 会议室的等级、用途和标准的差异很大,如有本部门或本系统的会议室,也有供国际会议使用的各类会议室、室。由于等级、用途和标准不同,所用扔设备、内装修和声学处理,显然也有较大的差别。
3. 由于会议室均采用强吸声、短混响的声学处理方式,因此,体形在声学上作用不大,选择比较自由。
4. 会议室根据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