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象棋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 3:南北朝时期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戏·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重
象棋加工
塑料象棋
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 3:南北朝时期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戏·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
象棋是当今的世界三大棋之一,是一种极具兵家思维的博弈游戏,让历代的人迷不已,并将琴棋书画视为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象棋一词早出现在战国宋玉所著的《楚辞. 招魂》:“蔽象棋,有六博兮。”当然那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王逸注《楚辞》云“博,著也,行六棋,故曰六博。”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中也提到了六博:"当时齐地的居民安居乐业“斗鸡走狗,六博蹋鞠”,可见象棋在战国时已经在民间广泛流行。
关于象棋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一般有这么即使弄说法:
一、起源于黄帝说,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的观点认为黄帝将野兽驯化为兵,但大象乃百兽之雄,故将改游戏称之为象戏,也就是后人说的象棋。
二、起源于神农氏说,元代念常在《佛祖历代通载》中说:“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
三、起源于舜帝说,传说舜有个异母的弟弟叫象,为人好吃懒做桀骜不驯,被舜禁居,又担心他寂寞,就制作棋局给他娱乐,故称为象棋。
四、起源于春秋说,据说象是象征的意思,象棋是模仿春秋兵制产生的,将、帅、车、马、卒和春秋时期兵制吻合。
四宫象棋
棋盘、棋子及开局如图,基本规则同象棋,不同如下:
1、棋盘无河界限,格式形状为平角菱形边框嵌入正方格为主,共有109个点位,每个平角处田字格中有两条斜线,此均可做为一个九宫,棋盘完全对称,四个九宫使棋盘在布子前是无论双方的,开局后将帅、士仕则不能出九宫。
2、车、炮和兵卒三者可走吃在棋盘上所有实有斜线(边框线和士线),且兵开局即可横行,兵斜线前进也是一步格,不能斜退。
3、双方各增加四枚棋,两枚兵(卒)及两枚[驼],驼走"用"字斜对角,受阻为起步斜一格有棋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