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东莞市众利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淬火加热温度过高,使得奥氏体晶粒粗大,且会造成氧化、脱碳现象,零件变形与开裂的倾向增大。在规定的加热温度范围内,淬火加热温度偏低则会造成零件内孔收缩,孔径尺寸变小。故应选用加热温度规范的上限植;而对于合金钢,加热温度偏高,则会引起内孔膨胀,孔径尺寸变大,因此应选用加热温度的下限值为宜。对于一些小型的冲压凸凹模或细长的圆
调质热处理厂家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东莞市众利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淬火加热温度过高,使得奥氏体晶粒粗大,且会造成氧化、脱碳现象,零件变形与开裂的倾向增大。在规定的加热温度范围内,淬火加热温度偏低则会造成零件内孔收缩,孔径尺寸变小。故应选用加热温度规范的上限植;而对于合金钢,加热温度偏高,则会引起内孔膨胀,孔径尺寸变大,因此应选用加热温度的下限值为宜。对于一些小型的冲压凸凹模或细长的圆柱形零件(如小冲头),可事先预热至520--580℃,然后放入中温盐浴炉内加热至淬火温度,比直接使用电炉或反射炉加热淬火零件变形明显减小,且能控制开裂倾向。尤其是高合金钢模具零件,正确的加热方式为:先预热(温度为530--560℃),然后升至淬火温度。加热过程中应尽量缩短高温段时间,以减少淬火变形及避免小裂纹的生产。

模具热处理后的变形一般都认为是冷却造成的,这是不正确的。模具特别是复杂模具,加工工艺的正确与否对模具的变形往往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一些模具加热工艺的对比可明显看出,加热速度较快,往往产生较大的变形。在钢的相变点以下温度,不均匀的加热主要产生热应力,超过相变温度加热不均匀,还会产生组织转变的不等时性,既产生组织应力。因此加热速度越快,模具表面与心部的温度差别越大,应力也越大,模具热处理后产生的变形也越大。
1.提高零件的性,采用钢件渗碳淬火法可获得高碳马氏体硬化表层;合金钢件用渗氮方法可获得合金氮化物的弥散硬化表层。用这两种方法获得的钢件表面硬度分别可达HRC58~62及HV800~1200。另一途径是在钢件表面形成减磨、抗粘结薄膜以改善摩擦条件,同样可提高性。例如,蒸汽处理表面产生四氧化三铁薄膜有抗粘结的作用;表面硫化获得硫化亚铁薄膜,可兼有减磨与抗粘结的作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多元共渗工艺,如氧氮渗,硫氮共渗,碳氮硫氧硼五元共渗等,能同时形成高硬度的扩散层与抗粘或减磨薄膜,有效地提高零件的性,特别是抗粘结磨损性。2.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渗碳、渗氮、软氮化和碳氮共渗等方法,都可使钢零件在表面强化的同时,在零件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有效地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3.提高零件的抗蚀性与抗高温氧化性,例如,渗氮可提高零件抗大气腐蚀性能;钢件渗铝、渗铬、渗硅后,与氧或腐蚀介质作用形成致密、稳定的Al2O3、Cr2O3、SiO2保护膜,提高抗蚀性及高温性。通常,钢件硬化的同时会带来脆化。用表面硬化方法提高表面硬度时,仍能保持心部处于较好的韧性状态,因此它比零件整体淬火硬化方法能更好地解决钢件硬化与其韧性的矛盾。化学热处理使钢件表层的化学成分与组织同时改变,因此它比高、中频电感应、火焰淬火等表面淬火硬化方法效果更好。如果渗入元素选择适当,可获得适应零件多种性能要求的表面层。
6、采用高温和真空化学热处理 高温化学热处理就是在设备使用温度允许及所渗钢种奥氏体晶粒不长大条件狭,提高化学热处理温度,从而大大加速渗碳的速度。把渗碳温度从930℃提高到 1000℃,可使渗碳速度提高2倍以上。 但由于还存在许多问题,今后的发展有限。真空化学热处理是在负压的气相介质中进行。由于在真空状态下工件表面净化, 以及采用较高的温度, 因而大大提高了渗速。如真空渗碳可提高生产率 1~2 倍; 在 133.3×(10-1~10-2)Pa下渗铝、铬,渗速可提高 10 倍以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