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的毛管间距、滴头间距应如何确定?滴灌系统中毛管用量大,其投资有时可达总投资的30%—40%,因此要正确选用和布置。再者有的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格外严重,更是有的工程“带病作业”,使得灌溉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下降。大田作物为减少毛管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一般多采用移动式毛管,一条移动毛管的控制宽度以10—20米为宜。过大;过小,造价增大。毛管长度一般为30—50米,毛管工作点间距以
施肥机厂家
滴灌的毛管间距、滴头间距应如何确定?滴灌系统中毛管用量大,其投资有时可达总投资的30%—40%,因此要正确选用和布置。再者有的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格外严重,更是有的工程“带病作业”,使得灌溉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下降。大田作物为减少毛管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一般多采用移动式毛管,一条移动毛管的控制宽度以10—20米为宜。过大;过小,造价增大。毛管长度一般为30—50米,毛管工作点间距以80—100厘米为宜。滴头间距一般采用:大田作物50—100厘米,蔬菜30—50厘米,果树可绕树布置一周,小树4个,大树6—8个。
微喷灌
有的地方称之为雾灌,与滴灌类似,只是为了抑制滴头太易于堵塞的缺陷,将滴头改为微喷头,因为微喷头出流孔口大一些,流量大一些,流速快一些,所以不像滴头那么容易堵塞,但流量加大了,毛管相应也要加粗些,在每棵作物或树下装1-2个微喷头通常即可满足灌溉的需要。微喷头仍有堵塞问题,因此也要对过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每公顷造价与固定式滴灌相仿。为防止渗水孔被果树根系堵塞可在各渗水孔处安装一个稍粗于渗水管的塑管护套。在国外有逐步以微喷灌取代滴灌的趋向。特别适用于灌溉果园。

膜上灌、膜下灌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在新疆等地已推广。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答:目前为止,滴灌是省水的一种的灌溉技术,每个滴头均以水滴的形式将灌溉水源送入植物根部,只需按设计人员拟定作业制度进行作业,完全可满足作物对水的需要。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