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栽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种子撒播,然后再进行移栽,而另一种则直接用韭菜根移栽。 我们都知道,本来韭菜就属于宿根植物,我个人比较喜欢用老根来栽种,栽种简单,成活较快,长势也好,主要的是栽种半个月左右就可以采割了。 但是栽培时候要注意以下4个问题:一是选好韭菜根一般我们这里常选择的是生长2年左右的韭菜根,因为2年的韭菜根处于旺盛时期,根须发达,非常利于生长,如果时间年限长的韭菜根,会出现老化、生长不良或者是生长缓慢等情况。 二是修剪韭菜根买回来的韭菜根或者是自己地里挖出来的韭菜根,要栽种的话,好在短时间内将韭菜根进行修剪,把长的根须剪断,一般留4至5厘米左右的老根为佳,去除掉一些弱根、老化、病根,尽量保留那些看起来比较健壮的根系,这样,韭菜根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萌发、生长。 三是把握栽种间距韭菜种植不宜太过密集,但也不能太稀松,更不能一堆堆栽种,这样会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韭菜的分蘖能力非常强,所以要栽稀一点,移栽时,好把握3至5株为一簇进行定植,中间留有3厘米左右的间距,如果发现韭菜叶子太长的话,要么剪短,要么就在头部绕一个咎,避免栽种后营养流失。 四是水肥管理韭菜是喜水肥的蔬菜,如果要连续采割的话,就一定要把水肥管理跟上,栽种韭菜喜欢施用农家肥,除了在移栽前施足底肥外,每次采割之后的3天后,都要浇施人尿粪水,然后再浇清水,有条件的可以多施用一些鸡鸭粪、羊粪、草木灰等有机肥。这样种植出来的韭菜比较肥嫩,口感好,不会觉得韭菜叶片有硬、老、柴的感觉。 家庭韭菜种植环境比较差,尤其土壤不肥沃 韭菜生长对种植地块的要求挺严格的,这主要是由于韭菜根系的生长特性决定的。 韭菜根系为须根系,无主侧根之分,根系上根毛很少,导致根系的吸收能力很弱。在常种蔬菜中,须根系的葱蒜类蔬菜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远不如茄果类、瓜类等直根系的蔬菜。 所以种植韭菜要想长得好,要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块,光照充足。土壤好为壤土,土层富含有机质,耕作层大于30cm,保水保肥性也要好。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利于灌溉。 不得不说,自己种菜的地块选择和土壤状况不如生产上的好。生产上的土壤由于常年种植,每年都会进行深翻,会施入大量的粪肥,再加上秸秆还田,所以大田土壤往往比较肥沃、土层深厚、通气性也好。 而家庭种植蔬菜由于种植面积较小,种植时不翻地或者只是用铁锹,浅翻土壤,这种耕层比较浅的土壤其实不太适合韭菜的生长。 家庭种植韭菜比生产上施肥还是少 韭菜是一种对养分需求量特别大的蔬菜,而根系吸收能力又比较弱,所以种植韭菜除了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追肥。 韭菜种植小知识: 1、种子处理 (1)浸种:可用于籽直播(春播为主),也可用30—40℃温水浸种8—12小时,消除杂质和瘪籽,将种子上的黏液洗净后催芽(夏、秋播为主)。 (2)催芽: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15—20℃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50{bf}种子露白尖即可播种。 2、播种量:每667平方米需种4—5千克。露地育苗移栽1.5—2千克。 3、播种方法: 播种前,先将畦表面土起出一部分(筛细,以备播种覆土之用),然后浅锄搂平,先浇一次底水,约3.3厘米深,待水渗下后再浇3.3厘米左右深的水,此叫双灌底。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下,尔后覆土1.5厘米左右,次日用齿耙楼平,保持表土既疏松又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播后用地膜覆盖保墒,待有30{bf}以上种子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以防烧苗,发现露白倒伏的,要再补些湿润的土。 韭菜也有采用“干播法”的。干播法即用没有催芽的干种子直播于苗床。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0厘米,开成宽10厘米,深1.6厘米左右的小浅沟,将种子撒入沟内,然后用扫帚轻轻地将沟扫平,塌实,随即浇一遍水,2—3天后再浇一次水,这样在种子出土前后,要一直保持土壤出于湿润状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