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还应分析不同选址、选线方案的环境影响。
②当建设阶段的噪声、振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的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
③应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还应分析不同选址、选线方案的环境影响。
②当建设阶段的噪声、振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的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
③应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
④应进行建设项目服务期满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环境对建设项目影响的承载力。
⑥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生产、使用、储存,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健康、社会及生态风险(如外来生物的生态风险)的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⑦分析所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工矿企业环境噪声
(1)现有车间的噪声现状调查,重点为处于85dB(A)以上的噪声源分布及声级分析。
(2)厂区内噪声水平调查一般采用网格法,每间隔10~50m划正方形网格,在交叉点(或中心点)布点测量,测量结果标在图上供数据处理用。
(3)厂界噪声水平调查;测量点一般布设在厂界外1m处,间隔一般为50~100m,大型项目也可以取100~300m,具体测量方法参照相应的标准规定。
(4)生活居住区噪声水平调查;可以将生活区划分成网格测量,进行总体水平分析或针对敏感目标,测量方法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布置测量点,调查敏感点处噪声水平。
(5)调查数据按有关标准进行数据统计和计算,所得结果供现状评价用。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立在环境监测技术、污染物扩散规律、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自然界自净能力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科学技术,其功能包括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导向功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法律强制规定环境影响评价为指导人们开发活动的必须行为,成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环境保护方针的重要手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