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区市政项目扬尘治理约谈会
为进一步落实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措施,持续改善市政项目扬尘对景洪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针对市政项目“六个”不到位情况,2021年4月2日上午,州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景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两园区管委会建设局、景洪市城市管理局对景洪市规划区市政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开展扬尘治理约谈,共80余人参加。
会上,通报了3月31
扬尘监控施工方案
城市规划区市政项目扬尘治理约谈会
为进一步落实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措施,持续改善市政项目扬尘对景洪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针对市政项目“六个”不到位情况,2021年4月2日上午,州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景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两园区管委会建设局、景洪市城市管理局对景洪市规划区市政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开展扬尘治理约谈,共80余人参加。
会上,通报了3月31日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景洪市规划区部分市政项目检查情况,印发《关于开展建筑工地施工围挡整治的通知》、《扬尘治理技术指导》和《扬尘治理六个标准图册》;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发言;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曾志海作了坚定信心,切实做好施工扬尘问题整改的讲话。
下一步,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将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景洪市规划区市政项目扬尘治理整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不严格落实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的项目工地,将加大处罚力度,一律限期整改、整改直至达标,有效减少在建市政项目扬尘对景洪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来源:西双版纳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将设立“红黑榜”
3月31日,《石狮市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治理量化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既让监管工作更具操作性,也通过表扬曝光反面,对项目参建各方形成更有力的震慑。”市住建局建工股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很多大型房建项目都很注重在舆论中的形象,较之象征性的罚款,通过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其“污点”,更能点到痛处,倒逼项目规范施工。
根据《办法》,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治理量化考核实行的是百分制,由制度建设(20分)、渣土运输管理(10分)、现场扬尘管控(70分)三部分组成。其中,制度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是否制定扬尘治理防治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等;渣土运输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渣土运输是否分包给有资质的运输企业,是否使用平台内的车辆等;现场扬尘管控方面,主要体现在是否按规定设置工地围挡、车辆冲洗设施,做好扬尘在线监测和场内降尘措施。
三个大项下设20个检查小项,并赋予不同应得分值。考核采用扣减分值法,考虑到部分小项中又细分出多个扣分点,因此,扣减分值总和不超过该检查小项的应得分。值得一提的是,当期考评中,有市民举报或媒体曝光工地出入口“滴洒漏”、施工扬尘污染严重且经核实属实的,每次加扣5分。
“检查评分表我们都会发给各项目工地,让他们日常自查整改。”市住建局质安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双随机检查工作,质安站每季度将对所有受监在建项目少考核一次,对扬尘治理防治较差的进行二次考核,并以低分数作为当季度的考核分。每季度末,相关考核结果将汇总排名,并在主流媒体上设立“工程项目扬尘治理红黑榜”进行通报。“名的予以表扬,后五名的通报批评,并列入差异化监督。”该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此举,让各在建工地把责任扛起来、让扬尘减下去,不断改善石狮的空气环境质量。来源:石狮日报
中科扬尘监测仪
什么是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听来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原理并不复杂。该系统通过应用射线衰减测量技术,结合感应设备,实现对工地现场PM2.5、PM10、噪声、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要素的自动、准确检测,让工地扬尘无处遁形。
“以往的一些工地扬尘监测没有应用的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数据与实际现场存在差距,影响了精准治尘。”据邳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徐州移动在各工地布设应用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手段更为、数据更加准确;同时,根据更精准的数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抑尘、降尘措施,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有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联防联控。
截至目前,在邳州市已有90多个建筑工地接入市环保建设工程扬尘治理一体化智慧平台,对工地扬尘实现了24小时在线监测和控制。下阶段,将在全市渣土场、搅拌站、园林绿化、市政道路、拆迁工地等项目推广该应用系统,具备自动除湿、自动校准报警功能以及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的功能,从而更加地监测各类扬尘污染数据,推动全市空气质量向优提升。
扬尘检测仪是一种基于光散射计数法和声音传感技术测量周围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和噪音程度的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面对建筑工地为对象。
扬尘检测仪是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采集和传输来自各种环境中的检测传感器(PM2.5,PM10,噪声,自风速,风向等)的数据,根据需求在现场的LED屏幕,平台PC和移动终端上实时显示数百个数据,方便监管者远程监控现场的实时环境数据,并及时做出决定。
扬尘检测监管难点
当前建筑工地监测扬尘、噪音等的主要手段是手工采样、分析,检测效率低,而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普遍存在以下几点监管痛点:
(1)监管难度大:监控点多、面广、线长,而管理人员数量少、疲于应付,监管困难。
(2)现场取证难:建筑施工企业普遍缺乏主体责任意识,污染随机发生且取证不易,需要24小时不间断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