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变频器的安装条件 选择变频器的安装条件时,应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安装场所和安装位置等问题。,环境温度要求。变频器在环境温度-10~40℃正常运转,而在40~50℃必须要降额运用。第二,湿度要求。变频器内无水珠凝结,干净、清爽,RH(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5%~95%。第三,安装场所。变频器安装首先要考虑振动<5.9m/s2(0.6g)的地方;其次,要避开安装在阳
低压变频器
1.2 变频器的安装条件 选择变频器的安装条件时,应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安装场所和安装位置等问题。,环境温度要求。变频器在环境温度-10~40℃正常运转,而在40~50℃必须要降额运用。第二,湿度要求。变频器内无水珠凝结,干净、清爽,RH(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5%~95%。第三,安装场所。变频器安装首先要考虑振动<5.9m/s2(0.6g)的地方;其次,要避开安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绕开多尘埃、多金属粉末的地方;再次,严禁安装在有腐蚀性、性气体的地方;后,海拔高度应<1000m,当海拔高度≥1000m必须降额运用,降额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m降额1%。第四,安装位置。安装变频器时,为使变频器达到更好的散热目的,必须垂直安装。
由于纸片、木屑等杂物掉入变频器后,微小的颗粒会附着在散热片上,因此只有通过日常保养与维护才能优化变频器的内在运行条件。再次,摸。手摸变频器、电机的振动、发热状况有无异常,变频器外壳温度是否正常。后,行动。确保保护回路的动作真正落实,减少异常行为的出现,做好日常保养与维护,并与的清洁剂相结合,保证变频器的正常运转,延长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逐步缩小法
所谓逐步缩小法,就是通过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对测量参数做出判断,把故障产生的范围一步一步地缩小,后落实到故障产生的具体电路或元器件上。它实质上是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后做到肯定(判定)的判断过程。
例如一台变频器通电后,发现操作盘上无显示。首先判断肯定是无直流供电(可用万用表测量其直流电源电压),进一步检查,发现高压指示灯是亮的(测量PN电压进一步证实),否定主回路高压电路的故障,肯定了开关电源中给操作盘供电的一路电源有问题。测该路电源的交流电压正常,无直流输出,又无短路现象,就可以断定是该电源电路的整流管损坏。这个例子采用的是典型的逐步缩小法。它的整个过程就是通过分析和参数测量,判断、肯定、否定几个回合,后确定是整流管损坏。
因为1pm模块内含有过压过流、欠压、过载、过热、缺相、短路等保护功能,而这些故障信号都是经模块控制引脚的输出fn引脚传送到微控器的,微控器接收到故障信息后,一方面脉冲输出,另一方面将故障信息显示在面板上,一般更换1pm模块。加速或减速中过电流,这往往是由于加速或减速过快而引起的。可通过增大加(减)速时间或准确预置升(降)速自处理(防失速)功能而解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