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果苗生病的防治措施
发病初期喷72%农用硫酸链4000~5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4次。在桃树生长旺盛期(5—6月),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500倍液,或600倍5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钙果的茎叶可以喂牛,可以利用其生物量大的特点,带动畜牧业的发展。
钙果苗木
钙果苗生病的防治措施
发病初期喷72%农用硫酸链4000~5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4次。在桃树生长旺盛期(5—6月),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500倍液,或600倍5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钙果的茎叶可以喂牛,可以利用其生物量大的特点,带动畜牧业的发展。
使用上述交替使用,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相结合,对流胶病防治效果好。此外,如果上述防治不理想,可能是日本囊虫侵害,可选用等内吸药剂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钙果枝条形状
钙果每年形成的枝条有两种,一种是从上一年枝条上发出的新梢,简称"上部枝",另一种是由地面下枝条基部的芽萌发而形成的新梢,简称"基生枝",这两类枝条在生长势及结果能力上有明显的差异。基生枝生长势强,呈直立状,当年生长高度可达70厘米,是株丛的主轴枝。上部枝来源于基生枝,起扩展树冠的作用,一般呈斜上或水平状,长度多为30-50厘米,粗度也较细,生长势显弱。钙果果实为核果,形似樱桃,有圆形、扁圆形等,果重5-15克,大部分在6-8克。
分枝级次越高,枝条生长势也就越弱,结果能力也就越差。还有一种是由根上的不定芽长成的根蘖苗,它们可形成新的植株、新的株丛,起到植株繁殖扩大的作用。基生枝和根蘖苗是钙果持续高产的基础。
另外,钙果还有一种地下茎,一般在地面下10-20cm内呈水平生长,初期为白色,较粗,后期变为浅棕色,在长至40-100cm后常可从地下钻出,发育成新的植株。
钙果的植物形态及生理特点介绍!
具根状茎:茎状根的特性,有顽强的生命力。钙果独有的抗旱特点还有其“根茎不分”的习性。一般植物的根具有固定的吸收作用,而茎有支撑输导作用。在钙果的根茎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要适应干旱的要求,不同情况产生不同结果;钙果苗树种还未在国内推广种植,而该树种又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抗瘠薄能力,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种植价值。在极度干旱条件下,地上枝叶停止生长,而在地表土层中,植株基部可形成基生芽也不萌发。
网状根系:钙果属强分蘖根系,庞大的根系盘根错节,根冠比为9;1比苹大7.84倍,比可杏大1.6倍,这是其具有强大抗旱能力的内在特点之一。由于根系纵横交错,集中分布在20-40厘米的土层内,深的可达1.5-2米,形成表土密集的网状结构,将20厘米深土层中的土壤紧紧包住。加之枝繁叶茂,大大减少了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能有效阻止表层土壤被风刮走和被雨水冲刷流失。显示出极强的固水保土作用,特别是坡度大光照强的地方。根蘖是分株繁殖的基础,因此在5-6月需注意保护根蘖芽,使其长成大苗。固土作用更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