铱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Ir,原子序数77。铱于1803年在铂的不溶杂质中被发现。主要发现者史密森·特南特(Smithson Tennant),将其命名为铱,其名源自虹神(Iris),因其有许多不同颜色的盐类。铱是一种稀有元素,在地球的地壳上年产量和消费量为三吨。铱191和铱193是仅有的两个天然同位素,也是仅有的两个稳定同位素,铱193较铱191丰富。
制成的溶液每次都
铱回收价格
铱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Ir,原子序数77。铱于1803年在铂的不溶杂质中被发现。主要发现者史密森·特南特(Smithson Tennant),将其命名为铱,其名源自虹神(Iris),因其有许多不同颜色的盐类。铱是一种稀有元素,在地球的地壳上年产量和消费量为三吨。铱191和铱193是仅有的两个天然同位素,也是仅有的两个稳定同位素,铱193较铱191丰富。

制成的溶液每次都留下少量深色的不可溶残留物。约瑟夫·普鲁斯特曾以为这一残留物是石墨。法国化学家维多·科莱-德科提尔、福尔克拉伯爵安东万·弗朗索瓦(Antoine Franois, comte Fourcroy)和路易·尼古拉·沃克朗(Louis Nicolas Vauquelin)在1803年也同样观察到了这一黑色残留物,但因量太少而没有进行进一步实验。1803年,英国化学家史密森·特南特分析了残留物,并推断其中必含新的金属元素。

铱的弹性模量在锇以下,为所有金属中第二高。其剪切模量很高,泊松比很低,因此具有很高的刚度,使得铱的加工生产过程非常困难。尽管生产不易,价格昂贵,但铱还是有多项应用,包括在极端条件下加强机械的强度。铱的密度在所有元素中排第二位,仅比锇稍低(低约0.12%)。由于密度值十分相近,测量也并不容易,所以这两个元素到底哪一个密度更高曾经并没有定论。

铱还被用于X射线望远镜中。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反射镜上有一层60纳米厚的铱涂层。在测试过多种金属之后,铱的X射线反射能力证明比镍、金和铂都要优胜。这层铱的平滑程度要有几个原子以内的准确度,须在气态下在高真空环境中涂在铬底层上。粒子物理学在反质子的产生过程中也用到铱。过程中,高强度质子束射向密度必须很高的“转换目标体”。虽然可以使用钨,但铱的优胜之处在于,它可以更稳定地承受入射粒子束使温度升高时所造成的冲击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