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环评管理的新措施
分批审查减少程序对不同项目采取不同审查程序,及时召开专题会、会,进行审议。
便民缩短时间项目受理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为2天,项目审批会议的次数由原来每月一次调整为每月两次,有些项目随到随批,为保增长做好有效服务。
分类评估简化流程在确保环评质量的前提下,按项目的环境影响大小,实行分类评估、分类审查、分类确定时限,对“两高一资”项目严
环保管家服务
2009年环评管理的新措施
分批审查减少程序对不同项目采取不同审查程序,及时召开专题会、会,进行审议。
便民缩短时间项目受理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为2天,项目审批会议的次数由原来每月一次调整为每月两次,有些项目随到随批,为保增长做好有效服务。
分类评估简化流程在确保环评质量的前提下,按项目的环境影响大小,实行分类评估、分类审查、分类确定时限,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执行环评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其过快增长,而对其他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项目简化项目评流程。

二是细化各种设备设施管理。企业特种设备、泄压、防爆、阻火、防雷、导静电、电气、消防、机械设备;危险物品设施;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安全出口、建构筑物等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细化到人,严格管理。
三是优化生产作业环境管理。用大白话说,“环保管家”指的就是一条龙的环境服务链,从前期的排污情况调查、到中期的治污方案设计,再到生产设备的选用,后到后期的运营治污设备等全过程。要求生产环境布局合理,通道畅通,照明完好;生产、生活和储存区域安全距离符合规定要求;防止粉尘、毒物、噪声、辐射、高温等职业危害的措施到位;、吊装、高处悬挂、有限空间、焊接、交叉作业、动火作业等危险作业有严格保障。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它是企业全部标准化工作中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是将bai安全生产工作引入并延伸到标准化工作中来。2011年6月7日,安全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印发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1〕84号),制定了考评发证、考评机构管理及考评员管理等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施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就是使企业始终处于和谐的安全状态下运行,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的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全部活动过程中,依据颁发的规程、规章、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起科学严格的企部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等基础管理工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建立企业控制风险、防范事故的长效机制,方法没有复杂与简便之分,只有适用和不适用的差别。贯彻实行这些标准,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按标准从事管理工作,按标准进行作业,按标准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同时,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及每名员工的工作都有“标准”可供遵循,都在“标准”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工作,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主体意识不强
如前所述,由于目前还没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成文法律法规,虽然有下发的国发〔2004) 2号、国发〔2010) 23号、国发〔2011) 40号和安委会〔2011) 4号等政策性文件,但对企业的制约性不强,部分地区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环保管家”的服务对象包括生态环境部门、企业、园区、等,可以提供专项定制的咨询及工程技术服务,包括项目立项、规划选址、环评、排污许可、环境监管、设备采购、政策解读、设施运营等“一站式”的环保服务。一些企业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当成了单纯的达标行为,缺乏持续改进的认识,没有很好的开展动态管理,达标积极性不高,存在观望和应付的思想。因此,必须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立法调研工作,同时,进一步探索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企业诚信机制建设相结合,逐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通过立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达标创建工作的热情,从而更好地落实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通过标准化建设,建立并实施一整套标准,企业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的要求,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更加细致、深入和长效的落实。这样开展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过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