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抗维生素,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相似的酚类化合物。同时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相互作用关系、与铜在动物体内有拮抗作用、过量的钙会阻碍锌的吸收和利用。天然存在的维生素E有8种,即:α、β、γ、δ- 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其结构为: 生育二烯酚一R1 一R2 α-生育酚(-生育三烯酚)一CH3, 一CH3 β-生育酚(-生育三烯酚)一CH3, 一
饲料添加剂公司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抗维生素,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相似的酚类化合物。同时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相互作用关系、与铜在动物体内有拮抗作用、过量的钙会阻碍锌的吸收和利用。天然存在的维生素E有8种,即:α、β、γ、δ- 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其结构为: 生育二烯酚一R1 一R2 α-生育酚(-生育三烯酚)一CH3, 一CH3 β-生育酚(-生育三烯酚)一CH3, 一H γ-生育酚(-生育三烯酚)一H 一CH3 δ-生育酚(-生育三烯酚)一H 一H 其中以α-生育酚活性很高。维生素E极易被氧化。
硫胺素(维生素B1)
又名抗神经炎维生素,抗病维生素,是α- 酮酸脱氢酶系中的辅酶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对维持神经组织和心肌的正常 功能起重要作用,维持肠胃的正常蠕动和胃液分泌以及消比道脂肪的吸收和发酵的正常功能。猪、鸡饲料中添加生物素普遍能提高生产,降低饲料消耗,尤以大麦、小麦为主的日粮效果明显。 维生素B1缺乏,则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神经、心肌功能异常,食欲下振,,生长受阻等。大多数常用饲料中,维生素B1含量很丰富,特别是禾谷类籽
实的加工副产品糠轶以及饲用酵母含维生素B1量很高。块根、块茎饲料中含量较少。
硫胺素、氨丙琳是维生素B1的拮抗物,饲料中含有这些物质时可引起维生 素B1缺乏;蕨类植物中含有硫胺素拮抗物,反刍动物食后发生,其症状类似维生素B1缺乏症。新鲜鱼和软体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硫胺素酶,能破坏维生素B1活 性,故不可生喂。硒是有毒元素,鸡饲料中硒含量超过5mg/kg,会使蛋的孵化率降低,胚胎异常。硫胺素易被热、碱破坏,在弱酸溶液中十分稳定。加工、贮存时应加以注意。 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与饲料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关,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愈高,维生素B1需要量增加。
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维生素B12 参与机体造血。据报道,钴还与蛋白质、脂肪代谢有关。单胃动物必须以维生素B12 的形式提供;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能利用钴合成维生素B12,为动物所利用,故在反刍动物的饲料中添加钴,可满足其对维生素B12的需要,但据测定, 瘤胃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B12利用率低,因此提供钴的量远大于维生素B12的实际需要量。肌醇即六羟基环己烷,是活组织中的结构成分,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组织中。猪有添加钴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报道,也有关于猪消化道末端微生物能利用钴合成部分维生素B12的报道,但吸收情况不清楚。当饲料中含有适量的维生素B12是否需要在饲料中添加钴也不清楚。然而,当维生素B12不足时,添加钴是有益的。人有推荐饲料中经常配入0.1mg/kg的钴,肯定能满足猪的需要。反刍动物缺钴时,食欲不振,生长不良,,似营养不良症等。反刍动物饲粮钴0.08mg/kg时,可出现缺钴症。给反刍动物补充钴,注射钴效果甚微,必须经口投给。
钴对动物是低毒元素,一般动物不易。据报道,猪日粮中含钴400mg/kg可使幼龄仔猪;奶牛和肉牛安全量为每公斤日粮10 ̄20mg,而羊则为50mg,鸡较敏感,为4mg。动物正常生理活动所需铜量很低,如猪、禽所需量每公斤日粮中仅5--8mg。增加饲料中铁、锰、锌浓度可减轻症状,补加酪蛋白或蛋氨酸可消除钴。动物性饲料中含有丰富的钴,含量约0.8 ̄1.6mg/kg,正常牧草含钴量为0.1--0.25mg/kg,谷物籽实饲料含钴量低,每公斤仅0.06--0.09mg。
苏氨酸
近些年欧美有些已在饲料中添加苏氨酸。目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是由发酵生产的L-苏氨酸。此外,部分来自由蛋白质水解物分离的L-苏氨酸。L-苏氨酸为无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有极弱的特异性气味。
谷氨酸钠
谷氨酸属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钠属鲜味剂,有很好的调味作用,而且有增香作用。多用于食品调味,目前已添加于饲料。用于饲料添加剂每年约200~300t。在饲料中作为调味剂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对猪、鸡促进采食效果明显,对产蛋鸡和发育盛期的雏鸡作用尤为明显。动物缺碘可导致一系列生化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主要导致基础代谢率及活力下降。猪饲料中添加0.1%能明显地提高食欲,加快生长。在人工乳中效果更佳,一般添加量为0.2%。在加有及其他的饲粮中可添加0.5%,对改善因添加或其他而损害的适口性很有效,可促进采食。
L-谷氨酸钠是直接用发酵法生产,一般纯品为含C5H8NNaO4.H2O99%以上的无色和白色柱状结晶,发酵法生产谷氨酸钠的残渣,经一定处理可代替谷氨酸钠作为饲料调味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