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美国推出的一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后来,出现了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的工业机器人系统。
当今工业机器人技术正逐渐向着具有行走能力、具有多种感知能力、具有较强的对作业环境的自适应能力的方向发展。当前,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有影响的是美国和日本。美国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综合研究水平上仍
牙刷制造业整厂自动化设备
1962年美国推出的一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后来,出现了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的工业机器人系统。
当今工业机器人技术正逐渐向着具有行走能力、具有多种感知能力、具有较强的对作业环境的自适应能力的方向发展。当前,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有影响的是美国和日本。美国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综合研究水平上仍处于领1先地位,而日本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数量、种类方面则居世界首位。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就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并于上世纪70年代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机器人的研究与发明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关注。50年代以后,美国橡树岭实验室开始研究能搬运核原料的遥控操纵机械手,如图0.2所示,这是一种主从型控制系统,主机械手的运动。系统中加入力反馈,可使操作者获知施加力的大小,主从机械手之间有防护墙隔开,操作者可通过观察窗或闭路电视对从机械手操作机进行有效的监视,主从机械手系统的出现为机器人的产生为近代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作了铺垫。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业机器人已经能够进行切割、焊接、组装等较为复杂的工作。
工业机器人
推进工业机器人向中gao端迈进。面向《制造2025》重点领域及其他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需求,聚焦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提升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重点发展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等六种标志性工业机器人产品,引导我国工业机器人向中gao端发展。在研究和开发未知及不确定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
未来五年:机器人的发展规划
为满足战略和民生重大需求,加强质量建设,积极开展机器人的应用。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实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行业应用工程,重点针对需求量大、环境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的工业领域以及救灾救援、yi疗康复等服务领域,分步骤、分层次开展细分行业的推广应用,培育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商及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充分利用外包服务、新型租赁等模式,拓展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市场空间。语音助手、人脸识别、虚拟聊天机器人,以及智能交通、无人车等,无不显示着人工智能的存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