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天津华北衡器有限公司
采用传统化学酸洗工艺处理的线材表面质量不稳定采用传统化学酸洗工艺处理的线材表面质量不稳定,且环保运营成本高,作为替代的抛丸表面清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的发展应用。介绍抛丸除锈设备工作原理、形式、结构及特点。着重对常用单线抛丸设备的结构、工艺参数和处理后线材表面质量进行分析。以Φ7.0 SUM24L快削钢为例,经单线抛丸
金属表面抛光处理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天津华北衡器有限公司
采用传统化学酸洗工艺处理的线材表面质量不稳定
采用传统化学酸洗工艺处理的线材表面质量不稳定,且环保运营成本高,作为替代的抛丸表面清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的发展应用。介绍抛丸除锈设备工作原理、形式、结构及特点。着重对常用单线抛丸设备的结构、工艺参数和处理后线材表面质量进行分析。以Φ7.0 SUM24L快削钢为例,经单线抛丸的线材表面均匀一致,粗造度为Ra14.10,氧化物的残留为ASa2.5~3,符合线材产品后续加工要求。线材抛丸工艺技术解决了传统化学酸洗处理表面质量不易控制的难点,解决了广大中小企业环保不过关的续存难题,也为线材生产线实现在线探伤、热处理、连续拉拔等全工序、全流程的连续生产线的整合创造了条件。

钢结构涂装工艺涂装的一般工艺过程
钢结构涂装工艺
涂装的一般工艺过程为抛丸除锈——表面清灰——底漆涂装——中间漆涂装——面漆涂装 (按要求一般为两底漆两面漆)。检验人员会用相应器具对油漆厚度进行测量。
钢材表面锈蚀等级
分A、B、C、D四种锈蚀等级:
A的级:覆盖氧化皮而几乎没有铁锈的钢材表面;
B级:已经发生锈蚀,并且部分氧化皮已经剥落的钢材表面;
C级: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剥落或可以刮除,并有少量点锈的钢材表面;
D级:不允许使用;
抛丸除锈等级
Sa1级:轻度除锈只除去疏松轧制氧化皮、锈和附着物。
Sa2级.除锈轧制氧化皮、锈和附着物几乎都被除去,至少有2/3面积无任何可见残留物。Sa2.5级.非常除锈轧制氧化皮、锈和附着物残留在钢材表面的痕迹已是点状或条装的轻微污痕,至少有95%面积无任何可见残留物。
Sa3级:除锈到出白表面上轧制氧化皮、锈和附着物都完全除去,具有均匀多点光泽。

线材在抛丸清理过程中,整捆线材作“上下起伏左右摆动正反旋
线材在抛丸清理过程中,整捆线材作“上下起伏+左右摆动+正反旋转”的复合动作,使得整捆线材的每一根线材的全部外表面均能处于弹丸的抛射范围内,受到弹丸束的有效打击,抛丸室一般配置不同角度和不同断面位置布置的6~8台抛丸器,电机功率22~30 kW。弹丸抛射在整捆线材的外圈,并抛射到线材与线材间经起伏摆动产生的间隙中,完成对每圈线材的覆盖。
这种方式的抛丸处理效果受到线材直径影响较大。线材线径越小(小于10 mm),依靠线材起伏摆动产生的间隙越难,导致成捆线材内圈的除锈效果越差,氧化皮局部残留不受控制,还会造成线材表面的硬度不均匀,被充分抛丸的表面极易被氧化,生成一层薄薄的表面氧化膜,以至于影响线材后续磷化处理工序中的钝化层,因此,线材整捆抛丸不能与拉丝机联线使用,也不能完全替代酸洗。
线材经过开卷、放线、预矫直以单根形式进行抛丸处理,抛丸室一般配置不同角度不同断面位置布置的4台抛丸器,电机功率11~22 kW,弹丸抛射可完全均匀覆盖线材的整个圆周表面,是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线材表面处理(抛丸除锈)形式。这种形式的线材抛丸表面处理方式,表面质量均匀统一、处理效果好。

抛丸除锈的特点
抛丸除锈的特点:
1、生产:无酸洗拉丝除锈机的应用取代了传统的脱壳、酸洗、冲洗、涂灰、磷化、皂化、烘干等多道工序,连续化生产大大减少了生产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2、产量优:由于钢丝表面无残留的酸或盐,从根本上避免“氢脆”等问题的产生,钢丝除锈后表面无油污,拉丝光亮且久置不锈(可达6个月不锈),利于后道工序的加工。
3、操作容易,除锈程度可方便地在生产中随时调节和控制,采用调节手轮操作,配置仪器显示,直观、快、不必停机实验,利于及时控制质量,除锈室与传动和调节机构隔离密封设置,设备使用寿命长,调节、维修和保养十分方便。
4、环保效果好:综合成本低 生产中不耗酸、水、煤,酸雾、废酸、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节省了污染治理的开支,车间清洁、无尘土飞扬,不危害职工健康,生产,使用数月后节省的费用即可收回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