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袋是在水果成熟之前为保护苹果给套的袋子,这样不仅可使果面洁净,果点变小,病虫率减少,增加果实着色,增强果实的保存性,更重要的是可使果实免受药污染和环境污染,有利于生产绿色果品,增强水果的市场竞争力。
做好套袋前后的病虫防治工作
一般开花后要喷2至3次低毒、低残留的杀虫、杀菌剂,其中近套袋的1次必须喷好;套袋后的病虫防治仍不能放松。同时,套袋苹果容易引起缺钙
枇杷果袋定做
苹果袋是在水果成熟之前为保护苹果给套的袋子,这样不仅可使果面洁净,果点变小,病虫率减少,增加果实着色,增强果实的保存性,更重要的是可使果实免受药污染和环境污染,有利于生产绿色果品,增强水果的市场竞争力。
做好套袋前后的病虫防治工作
一般开花后要喷2至3次低毒、低残留的杀虫、杀菌剂,其中近套袋的1次必须喷好;套袋后的病虫防治仍不能放松。同时,套袋苹果容易引起缺钙性的生理疾病(如苦痘病等),因此,套袋前和套袋后注意补钙,可于谢花后每隔15天左右对叶果喷施钙300倍液或氨基酸钙400倍液2至3次;套袋时期从提高果袋套袋成功率和果实以外观为主的综合考虑,套袋适宜时期为生理落果后的初期。去袋后再喷1次。
如何选择果袋
套袋虽能提高果量,但也加大了果园的投入。因此,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果园自身的经济状况,选择适宜的果袋种类。
经济效益提高
应用果实套袋的果园与不套袋而采用常规除虫防病方法进行管理的果园对比,即使产量相当,但套袋果好果率达到90%,而常规管理果的好果率一般只有70%。同时,由于套袋明显发送了果实的外观,产地销价较未套袋果每公斤可提高0.5-1元,而且可耐贮藏。以每亩2000公斤产量计算,两种栽培方法,各自扣除纸袋成本、套袋用工和除虫防病、人工等工本费用后,套袋的产量和产值比不套袋明显提高22%-30%。如何在生产中提高果袋的质量在果袋的使用过程中,质量是及其重要的,我们判断质量高低的问题就是果袋的韧性好坏,一般来说韧性越高的产品使用的寿命就越长,质量也就越好。
生态效益明显
应用套袋技术的果园,一般只在开花期和套果前施用药,和用药次数、数量均比不套袋减少,可保护环境,防止药污染,对保持生态平衡。
水果套袋的作用在生长后期,其机理在于:几乎所有的水果在接近成熟的时候都会受到鸟类的侵袭、病虫害的危害以及风雨阳光的损伤,因而造成收获的减少或质量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方式是喷洒药,不但效果差,而且还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即使如此,仍然有30%左右的水果在收获前受到损失。而水果套袋则解决了这些困扰,因为在套袋中的水果不会受到鸟类的侵害,不会受到果蝇菌的,在生长过程中不会被树枝刮伤,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更由于套袋本身的透气性可产生个别温室效应,使水果保持适当的湿度、温度,提高水果的甜度,改善水果的光泽,增加水果的产量,并缩短其成长期。同时由于生长的过程中不需施用药,使水果具有且无公害,达到标准。四是发展生物基塑料,有效地调控生物塑料降解时间和周期,在充分发挥生物塑料包装材料功用的同时,减少和消除塑料包装材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又到了春耕生产的农忙季节,清园、施肥、打药、除草、浇水、疏花疏果、套袋……对于果农来说再也熟悉不过,天天忙个不停,一直到果子卖完。
现在科技发达了,许多工作可以用机器代劳,工作,干活也轻松不少。但让广大果农烦恼的就是果实套袋工作,工作效率低,一个人每天套不了多少个果子,套袋季节自家人手根本不够,一人难求,需要从外地雇佣大量的劳力,随着工价的逐年攀升,果实套袋成为果农沉重的成本负担。在第三次喷药药液干后即开始套袋,7天内必须套完,注意果实露水未干不能套。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