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镀锌工艺中,降低锌渣的主要措施如下:对于助镀剂进行过滤,使助镀剂的铁离子含量1g/L;第二,尽量缩短热镀锌镀件在锌锅里浸锌的时间,注意热镀锌浸锌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第三,采用低温热镀锌新工艺新技术,热镀锌液温度在435~445°C之间,薄件、Q345材质取下限,Q235材质和电力金具取上限;第四,浸没于热镀锌液中的镀具应采用低碳低硅材料制作,而且镀具力求简便,细小,掉在锌锅
洁净彩钢板价格
在热镀锌工艺中,降低锌渣的主要措施如下:对于助镀剂进行过滤,使助镀剂的铁离子含量1g/L;第二,尽量缩短热镀锌镀件在锌锅里浸锌的时间,注意热镀锌浸锌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第三,采用低温热镀锌新工艺新技术,热镀锌液温度在435~445°C之间,薄件、Q345材质取下限,Q235材质和电力金具取上限;第四,浸没于热镀锌液中的镀具应采用低碳低硅材料制作,而且镀具力求简便,细小,掉在锌锅里的工件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捞出来;第五,地面上的铁丝不要随着碎锌一同带进锌锅里去;第六,热镀锌工艺中,定期捞锌渣的时候,一定要把锌的温度控制在445度以上,温度是450度。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
合金元素的加入会影响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1. 合金元素对加热时相转变的影响
合金元素影响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的速度和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1)对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影响: Cr、Mo、W、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的亲合力大, 形成难溶于奥氏体的合金碳化物, 显著减慢奥氏体形成速度;Co、Ni等部分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因增大碳的扩散速度, 使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加快;Al、Si、Mn等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形成速度影响不大。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1)提高回火稳定性 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即在较高温度才开始分解和转变), 提高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 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因此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 即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提高回火稳定性作用较强的合金元素有:V、Si、Mo、W、Ni、Co等。
(2)产生二次硬化 一些Mo、W、V含量较高的高合金钢回火时, 硬度不是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单调降低, 而是到某一温度(约400℃)后反而开始增大, 并在另一更高温度(一般为550℃左右)达到峰值。这是回火过程的二次硬化现象, 它与回火析出物的性质有关。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3. 成分特点
(1) 中碳:碳含量一般在0.25%~0.50%之间,以0.4%居多;
(2) 加入提高淬透性的元素Cr、Mn、Ni、Si等:这些合金元素除了提高淬透性外,还能形成合金铁素体,提高钢的强度。如调质处理后的40Cr钢的性能比45钢的性能高很多;
(3) 加入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元素:含Ni、Cr、Mn的合金调质钢,高温回火慢冷时易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在钢中加入Mo、W可以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其适宜含量约为0.15%~0.30%Mo或0.8%~1.2%的W。
45钢与40Cr钢调质后性能的对比
钢号及热处理状态 截面尺寸/ mm sb/ MPa ss/MPa d5/ % y/% ak/kJ/m2
45钢 850℃水淬, 550℃回火 f50 700 500 15 45 700
40Cr钢 850℃油淬, 570℃回火 f50 (心部) 850 670 16 58 1000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