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运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非核设施建设项目,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环保验收报告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运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非核设施建设项目,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其试生产申请,并将其审查决定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核设施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建设单位应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装料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试运行。
武汉兆锦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拥有实力雄厚、技术的环境政策研究队伍,长期致力于地方环境政策研究,主要开展区域环境污染整治对策、主要环境要素污染防治对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策、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估等研究,欢迎来电咨询!
兆锦环保建议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
1、加大水土保持法规宣传
对开发建设项目单位与业主, 要加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让其提高认识,从思想上接受, 明白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不是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人的主观意志或行为, 而是贯彻现行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2、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培训
要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的技术培训,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让其明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编制, 编制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需要哪些技术资料, 怎样分析确定有关指标等等。同时, 要加强野外勘测与实地调查, 培养教育其树立敬业爱岗意识, 从思想上重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及其工作。
3、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开发建设项目不断增加,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和人员也在逐步增多。对持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应加强分级动态管理, 严格编制权限, 严禁越权编制。对一些方案编制水平差、不负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要定期给予黄牌警告, 持续不改者应取消其编制资格。
4、加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
建议相关部门与单位, 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选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科研项目, 研究不同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发生过程、危害程度与防治措施, 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必要的技术理论支撑。
部分项目环评内容精简 提质增效
为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优化空间开发布局、推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意见》明确,对已开展规划环评并通过规划环评审查,且按规划环评要求落实了污水集中处理、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区域环境风险应急等环保基础设施的规划区域内的项目,可简化以下内容:
减少产业政策和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方案比选、社会影响、生态影响等有关内容。
减少环境质量监测内容。在规划环评有效期内,规划环评中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监测数据,可直接引用作为项目环评的监测数据,产业园区环境监测数据也可用于项目环评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为建设单位节省环境监测的费用和时间。
减少环境风险联动内容。园区环境风险应急联动已明确的,企业的环境风险联动内容可简化,仅需要将规划环评中的内容进行落实,确保企业自身风险措施到位,符合园区应急联动机制即可,可缩减调查时间5个工作日,降低调查成本。
减少公众参与内容。产业园区周边居民已按规划环评要求完成动迁,园区无环境纠纷的,公众参与内容可简化。简化后,对于完成动迁区域项目,公参调查表的简化能够减少建设单位负担,缩短公参时间。项目公参调查表程序可简化,从而节省公参调查表发放、回收、回访确认及评估中心抽查的时间,简单的项目可节省时间约5个工作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