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很难加工,并且具有很强的性、自润滑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所以在辨别真假高分子聚乙烯时,一定要注意它的这几项特性,具体辨别方法如下:
1.称重法则: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产品的比重在0.93-0.95之间,密度较小,能浮于水面。如果不是纯正的聚乙烯材料,将会沉入水底。
2.温度测量:纯正的超高分子
抗静电高分子聚乙烯衬板生产商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很难加工,并且具有很强的性、自润滑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所以在辨别真假高分子聚乙烯时,一定要注意它的这几项特性,具体辨别方法如下:
1.称重法则: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产品的比重在0.93-0.95之间,密度较小,能浮于水面。如果不是纯正的聚乙烯材料,将会沉入水底。
2.温度测量:纯正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在摄氏200度时是不会熔化,不会变形,但会变软。如果不是纯正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在摄氏200度时是会有变形的。
3.边缘测试法:纯正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翻边端面圆润、均匀、光滑,如果不是纯正的聚乙烯材料翻边端面有裂纹,且在加热后翻边时会出现掉渣现象。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其发展十分迅速,80年代以前,世界平均年增长率为8.5%,进入80年代以后,增长率高达15%~20%。而我国的平均年增长率在30%以上。1978年世界消耗量为12,000~12,500吨,而到1990年世界需求量约5万吨,其中美国占70%。2007-2009年逐步成为世界工程塑料工厂,超分子量聚乙烯产业发展更是十分迅速,以下为发展:
上世纪30年代早有人提出关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基础理论;
凝胶纺丝法和增塑纺丝法的出现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上世纪70年代,英国利兹大学的Capaccio和Ward首先研制成功分子量为10万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1964年研制成功并投入工业生产;
1975年荷兰利用十氢萘做溶剂发明了凝胶纺丝法(Gelspinning),成功制备出了UHMWPE纤维,并于1979年申请了。此后经过十年的努力研究,证实凝胶纺丝法是制造高强聚乙烯纤维的有效方法,具有工业化前途;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而且该产品可以吸收震动冲击,还有着防止噪音的效果,总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的用途很广泛,受到了众多用户的好评。那么在安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衬板安装前应该根据料仓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安装工艺,在安装时遵照执行。安装前衬板剪裁下料应对上下边打成45°坡口,板与板之间的接缝处应按“上差下”的方式搭接安装;
第二,如果衬板与水泥材质相连,应该对料仓的情况进行检查,若煤仓衬板对有突出或凹起的地方应尽量处理平整,进行清仓处理,以防止煤仓衬板安装不紧或者掉板情况的发生;
第三,如果衬板和钢板相连,就需要在煤仓衬板上钻上蹊径孔,采用弧形垫片直接和钢板焊接,也可以在钢板上焊接上螺栓,然后再在衬板上钻蹊径孔,用弧型垫片,螺母连结或者沉头螺钉连接。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UHMW-PE板材是一种具有极高粘度的聚合物,为粉末形状,其典型粒径范围为100-200微米。由于粘度很高,它通常不能用普通的热塑性塑料成型方法来加工,而是用模压或柱塞挤出工艺,在高压下把UHMW-PE粒子熔融并烧结为坯材或型材,必要的话,再进行后续机加工。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具有400至900万的分子量,而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只有30万至50万。这种差别是保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备足够的强度,以达到其他低等聚合产品所不可能具备的损和抗冲击能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超高分子量的含义是它不会融化并向液体一样流动,因而加工方法由粉末金属技术衍生。传统的塑料加工技术,比如注塑成型、吹塑和热定型,无法应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