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中井漏发生的原因及漏失类型
1、井漏的原因。各种岩性的地层中都有可能发生井漏,井漏按通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质因素形成的自然通道,另一种是人为因素形成的漏失通道。自然通道存在于地层的孔隙、裂缝和溶洞中,是天然存在而无法避免的;人为因素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人为造成施加的外力大于地层岩石的破碎压力或者人为使天然闭合裂缝开启而形成新的裂缝,是施工过程中尽量要避免发生
打井公司
钻井中井漏发生的原因及漏失类型
1、井漏的原因。各种岩性的地层中都有可能发生井漏,井漏按通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质因素形成的自然通道,另一种是人为因素形成的漏失通道。自然通道存在于地层的孔隙、裂缝和溶洞中,是天然存在而无法避免的;人为因素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人为造成施加的外力大于地层岩石的破碎压力或者人为使天然闭合裂缝开启而形成新的裂缝,是施工过程中尽量要避免发生的情况。
2、 漏失的类型
按漏失通道的形状,可以分成孔喉、裂缝、洞穴及混合型。
钻井工程钻进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是:
(1)在一般情况下.超前钻孔应一次钻完全深。通过超前钻孔钻进,可以进一步探明整个井筒的实际地质情况,摸索钻进经验,验证所采用的钻进参数、泥浆性能参数.以及各项钻井技术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扩孔钻进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同时,由于超前钻孔的深度较扩孔的深度深2.5一5.0m,可避免在扩孔钻进时因井下掉落小件物品而需打捞的影响时间。
(2)中间的分级扩孔钻进可一次钻完全深,再进行下一级扩孔钻进.也可不钻完全深就改钻下一级钻进,钻至相应深度,再钻进级的剩余部分,即交叉扩孔钻进。究竟采用什么样的钻进方式,主要视钻头或钻具准备情况、地质状况或其他有关情况而定,一般对钻井效率无太大影响。
(3)蕞后一级扩孔直接影响井筒的钻进质量.蕞好也采取一次钻完全深的方法,这样可以缩短冲积层段井帮的维护时间,有利于维护井帮稳定,防止井帮坍塌或减少井帮缩径。
打井设备需要多久维护一次比较好。
1、对于人员来讲要进行分配,分批进行保养,精心对设备爱护,合理使用设备,还有要在操作流程上应该以标准的规范为主,维护人员应该要更清楚熟悉设备结构和特征,这样维护起来也会更加方便点,才能确保设备安全。
2、对于零件工具等存放位置要做到整齐规范,另外就是要摆放地方一定要保持干燥不能受潮;对于设备危险地方要相应的贴上警示牌等等,都要做到非常清晰。
3、还有一点就是润滑作用,要记住不要在工具操作完成之后就放在一边不予理睬了;润滑油一定要按时按质按量的加油和换油,这样才可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4、对于设备的一些细小的地方要进行污渍清洁,不论内部还是外部都是需要进行清洁的。
钻井的工艺有哪些?
1、钻井单位必须先钻孔, 取样画出钻井剖面结构图。
2、根据柱状图: 地质结构, 制做井的上部管、滤水管, 钻孔直径不小于300毫米。
3、井成孔下管后, 填料回填量在1.8—2.0立米,必须确保井管壁外大于70毫米左右。滤料为硅质沙卵石, 无杂质。按卵石粒径一级配料(20—40毫米)为佳。填料时人工逐层入料, 严禁机械回填滤料, 严禁泥土入井。填砾方法: 一般采用循环水或静水填砾, 如发现滤料填入数量和高度同计划出入较大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并记录填入结果。
4、成井后井管要垂直, 不能倾斜。
5、井管的聚乙烯塑料管壁厚度8毫米, 井管采用钻孔过滤器,钻孔18-20毫米,钻孔率不小于25%, 做好井管搭接和滤网固定。井管搭接采用螺丝接头,钻φ8毫米孔,安装φ10毫米螺丝。滤网目为25目左右,滤网包扎2层。
6、卵石滤料上部高出过滤器5米以上, 其余除过滤器部分采用粘土回填封堵。
7、成井后应先洗井后做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时间为连续抽水24小时。出水量及水质达到设计要求。
8、在凿井过程中, 施工单位要做好整个钻井过程各环节描述即详细的施工记录, 地质柱状图, 含水层砂样及滤料的颗粒分析成果, 井管、滤水管布置结构, 井管连接方式等资料(含录像或照片资料),做好抽水试验记录的成果资料。
9、如因特殊情况需修改以上技术要求的, 应按《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提示设计要求, 报水利l部门批准。施工单位凿井开工前,先到水利建设部办理凿井施工相关手续。
10、井管长度必须足尺,30米深机井,井管深度必须达到30米,40米深机井,井管深度必须达到40米,尺数不足不给施工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