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种植业也开始规模化发展了,很多农民就是这样发家致富的,这样打工的农民很是羡慕,也是城里的活越来越不好干了,很多农民都回乡搞种植了,说不定还能赚大钱呢,至少也比现在过得好一些的。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农村种植传统作物的人很多,小麦、玉米、蔬菜可以说种植什么的都有,但是要说经济价值,那还是种植中药1材是农民的选择。
白芨种子
现在农村种植业也开始规模化发展了,很多农民就是这样发家致富的,这样打工的农民很是羡慕,也是城里的活越来越不好干了,很多农民都回乡搞种植了,说不定还能赚大钱呢,至少也比现在过得好一些的。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农村种植传统作物的人很多,小麦、玉米、蔬菜可以说种植什么的都有,但是要说经济价值,那还是种植中药1材是农民的选择。有一种中药1材很受欢迎的,就算不说,农民朋友也知道了吧,那就是白芨,白芨的药1用价值是很高的。
白芨属共有6个种,产于我国有4种,分别是白芨、小白芨、黄花白芨和华白芨。二、白芨的整地与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白芨在我国分布较广,各省均有栽培。湖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安徽、河南、云南、广西、浙江等省区均产。白芨于海拔500~1500m的山坡、沟谷、溪边及疏林下,忌阳光直射。喜生于较阴凉湿润且排水性良好的腐殖土及肥沃的砂质壤土。
一、白芨的生长习性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常常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二、白芨的整地与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20公分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白芨的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病虫害防治白芨的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一定要及时的喷施针对性的农1药进行防治,可以有效的避免病虫害。***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水分管理
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白芨采收
白芨采收加工一般在种后第四年的秋末,当其茎叶枯黄采挖,此时地下块茎已长成12~18个,已相当拥挤,过晚采收会导致生长不良。一亩白芨来说,白芨收入:一亩地可产500公斤,按200元/公斤,500*200=100000元。采挖时宜用平铲将假鳞茎连土挖起,然后清洗泥土,剥去粗皮,投入沸水中烫(或蒸)3~5min,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待冷却后去掉须根,晒至半干,除去外皮。
投入沸水中蒸煮可能因为含黏液质等成分较多,直接难于干燥,加热后容易干燥,且比较透亮美观。李道济报道白及是1年长1个块茎,若为多年生的白及块茎以3个为***佳,超过3个以后的块茎加工后粉性低、色泽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