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膜根据微孔孔径的大小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四种形式,微滤膜一般指过滤孔径在0.1-1微米之间的过滤膜。
微滤膜根据成膜材料分为无机膜和有机高分子膜,无机膜又分为陶瓷膜和金属膜,有机高分子膜又分为天然高分子膜和合成高分子膜;根据膜的形式又分为平板膜、管式膜、卷式膜和中空纤维膜;根据制膜原理,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分
mbr膜生产厂家
过滤膜根据微孔孔径的大小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四种形式,微滤膜一般指过滤孔径在0.1-1微米之间的过滤膜。
微滤膜根据成膜材料分为无机膜和有机高分子膜,无机膜又分为陶瓷膜和金属膜,有机高分子膜又分为天然高分子膜和合成高分子膜;根据膜的形式又分为平板膜、管式膜、卷式膜和中空纤维膜;根据制膜原理,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分为溶出法(干-法)、拉伸成孔法、相转化法、热致相法,浸涂法、辐照法、表面化学改性法、核径迹法、动力形成法等, 无机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烧结法、化学沉淀法等。微滤膜常用的聚合物材料有:聚碳酸酯、纤维素酯、聚偏二氟乙烯、聚砜、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聚酰胺等。
应用较广的应该属于有机高分子中空纤维膜,主要的微滤膜品种有聚偏氟乙烯(PVDF)、聚砜(PSF)等。



MBR技术是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 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因此,具有固液分离性能,同时利用膜的特性,使活性污泥不随出水流失,在生化池中形成8000 ~ 12000m/L超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浓度,使污染物分解,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出水细菌、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难题,英国学者Livingston研究开发了EMB。



跟着膜技能的不断发展及膜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MBR大大提升了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水处理各范畴受到广泛关注。MBR膜选型也成了很多人头疼的问题,下面针对MBR膜怎么选型,膜池核算以及清洗办法具体讲解。
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能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能。MBR膜目前首要分四种:中空纤维膜、平板膜、陶瓷膜、管式膜。
中空纤维膜(又称帘式膜)和平板膜一起称为“有机膜”,首要原料是PVDF(聚偏氟乙烯)这是现在市场上所有膜的首要原料。可是现在又新出了一个PTFE(聚四氟乙烯)原料的,听说更优于PVDF,拉膜的时分孔径散布会更均匀,号称“塑料王”。
陶瓷膜也是近些年新出来的,和有机平板膜一起称为“平板膜”,陶瓷膜化学稳定性非常好,能耐酸、耐碱、耐,耐高温;孔径散布窄、分离等长处。我触摸的陶瓷膜首要原料是氧化铝、氧化钛,如同还有氧化硅。
有机管式膜作为膜元件的一种方式,适用于超滤、微滤、甚至是纳滤等膜分离技能,其长处是流道宽,料液在管内湍流活动,对料液的预处理精度要求低。而污泥的沉降性取决于曝气池的运行状况,改善污泥沉降性必须严格控制曝气池的操作条件,这限制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管式膜易于清洗,除可用化学试剂清洗外,还能够用机械物理擦拭的办法。管式膜组件的压力损失小,因此其流道长(可串联48米),过滤。
平板膜就是一片板(一般是ABS)上面有导流道,双面贴上衬布和PVDF原料的膜片,通过无缝焊接之后构成的一块膜片。还有两种膜片也称之为平板膜,一是软片膜,二是柔性膜。o能耗高:首先MBR泥水分离过程必须保持一定的膜驱动压力,其次是MBR池中MLSS浓度非常高,要保持足够的传氧速率,必须加大曝气强度,还有为了加大膜通量、减轻膜污染,必须增大流速,冲刷膜表面,造成MBR的能耗要比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高。平板膜组件:常见的是由304不锈钢焊成的架子,将膜片一片片插入其间进行固定,装上曝气管件和集水管件等,称为膜组件。目前常见的的10-250片之间能够整数构成组件,无论单片膜的大小。从理论上讲,膜片破损,产水下降后,能够单片排查,单片更换,从而节约更换费用。
膜组件怎么选型
依据水质来进行选择膜通量,10-26L/m2h,举例:日子污水能够选择18-22L/m2h,电镀、等废水能够选择12.5-15L/m2h来进行核算。还要注意处理的水进入膜池的成分,是否有大量的油、钙镁离子、以及能够和膜相融的等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