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小米糠油,该工艺操作压力较高,设备规模小、投资大,生产成本太高,导致油的成本无法被市场认可。低温萃取技术主要溶剂为丁烷,是食品加工业一项新的萃取技术,具有溶剂沸点低,常温常压下气态,容易挥发的特点。可调节压力、温度和引人夹带剂等调整超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并可通过逐渐密度交温度和压力把萃取组分引人到希望的产品中。用低温萃取米糠油是利用其特性,从原料中萃取
DHA油低温提取设备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小米糠油,该工艺操作压力较高,设备规模小、投资大,生产成本太高,导致油的成本无法被市场认可。低温萃取技术主要溶剂为丁烷,是食品加工业一项新的萃取技术,具有溶剂沸点低,常温常压下气态,容易挥发的特点。可调节压力、温度和引人夹带剂等调整超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并可通过逐渐密度交温度和压力把萃取组分引人到希望的产品中。用低温萃取米糠油是利用其特性,从原料中萃取、分离小米糠油。
采用成熟的工艺技术挖掘农产品的内在价值,走综合利用、合理利用、循环利用的发展之路,针对小米糠油的提取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采用正丁烷低温萃取技术,解决了产物萃取过程的热敏性问题,实现了产物提取的规模化生产。通过该技术,可以将小米糠深加工,提取小米糠油、多糖等,为小米产业的健康发展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如粕中水溶性蛋白不变性率大于95%,颗粒中残留色素不变性,可进一步开发植物蛋白或饲料。
从萃取效果看,在低温状态下所得的植物粉活性成分得到了较大限度的保护,以植物蛋白为例,水溶性蛋白指标NSI在86%以上,小麦胚芽油的VE成分95%以上得以保持。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处理物料量一般在30-100吨/日,萃取时间短、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溶解性,能从固体或黏稠的原料中提取出有效成分。随着产物的开发范围越来越广,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亚临界流体萃取在中药行业的应用已经涉及中药及中药的成分的提取,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如从五味子、红花、、灵芝孢子、水飞蓟、栝楼籽、、亚临界萃取比抽提优越,比超临界日处理量大、具有收率高、提取周期短及无溶剂残留等优点,特别适合于中药脂溶性活性成分的提取。整个加工过程在低温状态下进行,油料中组分不氧化,粕中蛋白不变性,且生产成本低。
萃取效率好。超声波强化萃取20~40分钟即可获理想提取率,萃取时间只为水煮、醇沉法的三分之一或更少。萃取充分,萃取量是传统方法的二倍以上。据统计,超声波在65~70oC工作效率非常高。水溶性如植物多酚类化合物、植物核甘酸、黄酮类、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植物甙类。而温度在65oC度内中药植物的有效成份基本没有受到破坏。加入超声波后,植物有效成份提取时间约40分钟。而蒸煮法的蒸煮时间往往需要两到三小时,是超声波提取时间的3倍以上时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