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站的简介
很早的氢气加注站也许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位于美国Los Alamos的加氢站,当时美国阿拉莫斯实验室为了验证液态氢气作为燃料的可行性而建造了该站,之后越来越多的加氢站逐渐建成,据FuelCell Today统计,截至2006年,范围内建成的加氢站已达140多座,北美新建加氢站数量在全世界新建加氢站中的比重增大,发展更为迅速。同时除德国外,其
新能源汽车加氢站设备
加氢站的简介
很早的氢气加注站也许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位于美国Los Alamos的加氢站,当时美国阿拉莫斯实验室为了验证液态氢气作为燃料的可行性而建造了该站,之后越来越多的加氢站逐渐建成,据FuelCell Today统计,截至2006年,范围内建成的加氢站已达140多座,北美新建加氢站数量在全世界新建加氢站中的比重增大,发展更为迅速。同时除德国外,其它欧洲地区也加快了氢能基础设施的研究建设步伐。美国处于规划中的加氢站有40多座,占绝大多数,挪威、意大利和加拿大这三个也均有5-7座加氢站还处于规划之中,可以预见,今后这些的氢能发展也将提速。
加氢站的发展
许多和企业都对氢能技术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了各种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组织,如国际氢能经济合作组织(IPHE)、加州燃料电池合作组织(CaFCP)、日本氢能&燃料电池实证工程(JHFC)、欧洲清洁城市运输计划(CUTE)等。这些组织及一些单独民间力量在各地建立了许多加氢站,大大推进了加氢站的发展。广州2020年7月30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出,到2022年,环卫领域新增、更换车辆中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10%;公交、物流、工程服务、仓储、港口等领域燃料电池汽车运行不3000辆。建设绿色氢电综合调峰应用电站1座,建成加氢站不少于30座。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200亿元以上。到2025年,培育广州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公交、环卫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30%。建设绿色氢电综合调峰电站4座,建成加氢站不少于50座。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 600 亿元以上。到2030年,建设绿色氢电综合调峰电站不10座,建成加氢站100座以上。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2000亿元以上。
氢气站建筑和环境的防火要求是什么
(1)氢气生产按其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生产。其建筑应是不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
(2)制氢、压缩、净化、液化、充瓶等生产厂房的泄压面积应不小于0.2m^2/m^3。
(3)氢气生产厂房的通风应良好,室内空气换气应按4次/h设计,采用自然通风,通风孔应设在屋顶的高部位,每个通风孔直径不应小于2O0mm,屋顶如有梁隔成两个以土隔间时,每个隔间均应设置通风孔。通风孔的下边应与房顶内表面平齐、以防止氢气积聚。
(4)一般氢气化验室不得设在生产氢气的场合,如化验室设在生产氢气的同一建筑内,应用防火墙隔开,门应直通厂房外。
(5)氢气充瓶台的地面,应用不会产生火星的材料建成或铺盖,并有导除静电的设施。
(6)氢气生产系统的厂房和储氢柜(罐〕等应有可靠的防雷设施,避雷针与自然通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与强迫通风管曰的距离不小于3m;与放空管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高出管口1m以上。
加氢站“软硬结合”加强运行监管
与会指出,提升安全性,除了着眼加氢站的整体设计和选址外,还需重视加氢站设备、系统及运行制度的安全。
“在加氢站的设计规划阶段,应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避免氢气聚集,同时设置机械与自然通风,尽快的吹散气云。”常华健表示,在运行监管方面,由于涉及到人工运维,则需更加严格的监督措施和科学管理方法。
另外,为防止发生氢气泄漏,应及时排查、发现系统薄弱环节,改进设备;同时,为避免泄漏氢气被点燃,还应制定严禁烟火等安全制度。
常华健强调,软件、硬件相结合,能够进一步确保氢能设施的安全性。“借鉴核的电安全分析的方法体系建设的氢能设施安全综合评价平台,可以为加氢站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加氢站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