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总体结构
(1)溶盐装置单元;(2)稀盐水罐及输送单元;(3)电解电极总成;(4)酸洗装置;(5)整流电源;(6)次lv酸钠存储装置;(7)次lv酸钠投加装置(8)排氢装置;还有值得肯定的是,由于次氯酸钠发生器所生产的消毒液中不象lv气、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在水中产生游离氯,所以一般难以形成因存在游离氯而生成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致癌物质。(9)自动控制
小型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报价
2.2 总体结构
(1)溶盐装置单元;(2)稀盐水罐及输送单元;(3)电解电极总成;(4)酸洗装置;(5)整流电源;(6)次lv酸钠存储装置;(7)次lv酸钠投加装置(8)排氢装置;还有值得肯定的是,由于次氯酸钠发生器所生产的消毒液中不象lv气、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在水中产生游离氯,所以一般难以形成因存在游离氯而生成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致癌物质。(9)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2.3主要部件性能描述溶盐装置单元:将原料盐进行溶解,配置成饱和盐水。
稀盐水罐及输送单元:饱和盐水在此自动稀释成3%-5%的稀盐水。
电解电极总成:阴阳电极全部采用纯钛TA1作为基材制作;涂层使用寿命免费保用5年,可重复涂层、重复使用约20年以上,此种电极使用寿命长,过电位较低,析氯电流,节能效果好。
酸洗装置:电极使用一段时间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导致电极钝化影响电解效率,因此设置酸洗装置,定期对钝化的电极进行清洗,恢复电解效率。
2.5投加方式定量投加:依据经验值调节计量泵投加有效氯量,人工检测余氯值不断调整投加量直至达到要求后固定投加量,此方法要求水质、水量恒定。
流量控制:依据检测通水管网流量计的4~20mA信号,选定与水流量相应的有效氯值,流量变化投加氯值随之变化,此方法为开环控制。
余氯控制:通过检测通水管网的在线余氯监测信号,根据余氯值的变化投加氯值随之变化,此方法为闭环控制。
次发生器是采用无隔膜电解工艺,通过电解低浓度的饱和盐水产生低浓度的次溶液,而这些电解出来的次溶液可以使用储药罐进行暂时存储,以备后续使用。那么次发生器生产的次溶液的有效存储期是多久呢?
一般情况下次发生器产生的次溶液都是现场制备现场使用的,但是一部分顾客利用次发生器产生次溶液来对其他地方进行消毒,因此需要存储一部分次溶液来使用。而这些存储在储药罐中的次溶液的一般保存时间是一个星期,如果存储时间过长,那么药剂的杀毒消菌效果不仅会降低而且可能会失效。所以我们建议用户在制取后要立即使用。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
次发生器作为一种能够现场制备次溶液的设备,它的原材料容易采购,而且使用方便,安全,因此次在很多中小型污水处理、自来水处理厂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使用。
次存储罐:存储罐用于存储发生器所制取的全部次溶液,带有高、低液位控制,当液位达到高位时,处于满槽状态,发生器暂停运行,并点亮满槽灯,随着溶液的逐渐被使用,当液位下降至中位时,发生器重新启动运行,满槽灯灭,当液位下降至低位控制点以下时,表示存储槽的次溶液已经很少,系统会暂停自动投氯,直至液位上升至低位控制点以上。核心部分为电解电极和电源,辅以软水单元、溶盐单元、控制单元等设备配套使用。
排氢装置:发生器在电解的过程会产生少量的氢气副产物,设置排氢装置保证氢气安全排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