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重大的蛋白质结晶
对“静止”的蛋白质进行观察,很多“疑难杂症”都能浮出水面,蛋白质晶体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以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例,我国科学家就是利用病毒的水解酶与的复合物晶体成功解析了原子结构,可为抗病毒的筛选和研发提供有力的工具。截止2020年1月1日,蛋白质数据库收录了超过16万个蛋白质晶体的原子结构信息,已经渗透到
蛋白质结晶板公司
意义重大的蛋白质结晶
对“静止”的蛋白质进行观察,很多“疑难杂症”都能浮出水面,蛋白质晶体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以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例,我国科学家就是利用病毒的水解酶与的复合物晶体成功解析了原子结构,可为抗病毒的筛选和研发提供有力的工具。截止2020年1月1日,蛋白质数据库收录了超过16万个蛋白质晶体的原子结构信息,已经渗透到了众多领域,如药学,医学,农业,材料学等。目前,有9位科学家因解析蛋白质的晶体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然而,让蛋白质结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科学界,蛋白质晶体的生长常常被认为是“艺术”远多于“科学”,甚至有许多科学家为了晶体更好地结晶,开始有些“小”:比如把做好的结晶板放在车上开出去几个小时,或是在晶体实验柜门上贴了两只大恐龙贴纸……其实,这些“小”都反映出:蛋白质晶体的结晶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能够有一颗完整的结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想要获得足够质量的晶体,尤其对新颖的、表征不佳的基因产物来说,通常是新结构测定项目中困难也是耗时的步骤。
蛋白结晶板
为满足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分析(TRFIA)研究需要,采用固相载体改进技术研制用于检测系统的聚微孔板,不仅提高TRFIA系统的灵敏度,而且可以把该技术应用到其他分析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污水处理、发酵工艺、酶工程和亲和层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聚微孔板内表面固相功能化,研制一种在聚微孔板内表面形成耐受强酸、强碱、的尼龙-6膜层,并在膜层表面化得到活性基团与己二酸二酰肼进行“手臂”连接,用双功能基团活化,活化后的膜层与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连接性能和稳定性。
首先探索了基于SU-8负性光刻胶的双层芯片模具制作工艺,另外,为了在微流控芯片中形成均匀分散的蛋白液滴,我们对基于PDMS(聚二硅氧烷)的微流控芯片的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分别观察和评价了不同键合方法所制作液滴型PDMS微流控芯片应用于制备油包水和水包油两种液滴分散体系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热扩散键合方法适用于制作油包水型PDMS液滴型微流控芯片,而等离子键合方法制作的PDMS芯片适于形成水包油型的液滴分散体系。为了实现芯片中样品液滴的有效操控和分配,我们在微流控芯片中集成了空气阀结构。
蛋白质晶体板使用
合成出具有自组装结构的金微球;利用牛白蛋白作为模板,在水相条件下,合成出具有介孔结构的不同形貌的银微球.这些通过生物仿生方法得到的微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具有易于修饰的表面官能团,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出色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提高的电化学导电特性和波长可调的光致发光效应等等,在构建纳米生物传感器,光学器件,表面增强拉曼底物和材料,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