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钢产量和产能
目前粗钢实际产能超过12.5亿吨,去年粗钢产量8.04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4%,属于“严重过剩”范畴。目前国内有钢铁企业611家,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突出表现为行业自律性差,“为抢占市场份额而大打价格战,为了牟取暴利,大量生产、销售和使用地条钢。” 于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称,“十三五”期间将压
钢构设备报价
粗钢产量和产能
目前粗钢实际产能超过12.5亿吨,去年粗钢产量8.04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4%,属于“严重过剩”范畴。目前国内有钢铁企业611家,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突出表现为行业自律性差,“为抢占市场份额而大打价格战,为了牟取暴利,大量生产、销售和使用地条钢。” 于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称,“十三五”期间将压减钢铁产能1~1.5亿吨。然而去产能任务艰巨,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备受各方关注。
国产钢结构怎样“走出去”?“我国的钢结构产业应当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科技、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加强政策导向四个方面持续进步,使国产钢结构逐步走向海外。”日前,在2015年钢结构学术年会上,院士、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针对国产钢结构走向海外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走出去”时机已到。
钢结构具备走向海外的产业、技术和人才基础,在建造技术和工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钢结构也积累了一定的海外市场开拓经验,海外市场已经从东南亚拓展到欧美。一批已经在技术、人才和布局方面做好准备,开展了国外认证和许可工作,设立了海外事业部和国外分支机构。不过,我国钢结构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与钢结构制造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同时,国内企业对不确定性风险认识不足,其中包括:政治风险,所在国政治动荡或首脑更替带来的政策更替,导致项目终止;法律风险,对所在国法律了解不透,合同风险不能锁定,导致纠纷不断;利益冲突风险,“一带一路”沿线许多的政治是企业家政治,企业的利益就是利益,一旦触及当地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就会出现各种障碍;成本风险,企业很难对所在国政治、法律、国情、市场、原燃材料及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建厂设计数据、索赔条例、汇率风险等研究透彻,导致工期或建设成本普遍高于预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