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电线的颜色分类
首先,家用电,一般都是三相电,同时也是三种颜色的线,每种颜色都有约定俗称的接法,虽然有时候接反了也能用,但是后期出了问题影响维修。
根据《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规定:在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蓝色,保护线(PE)必须用黄绿双色线。
相线也就是我们说的火线,
blv低压无卤电线
家装电线的颜色分类
首先,家用电,一般都是三相电,同时也是三种颜色的线,每种颜色都有约定俗称的接法,虽然有时候接反了也能用,但是后期出了问题影响维修。
根据《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规定:在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蓝色,保护线(PE)必须用黄绿双色线。
相线也就是我们说的火线,通常情况下,红、黄、绿作为火线,蓝色作为零线,而地线就是上面提到的保护线一般是双色线。
由于电线颜色比较多,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遇到红色线,则必是火线。在单相照明电路中,一般黄色表示火线、蓝色是零线、黄绿相间的是地线等。
讨论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
(1)电缆在垂直井道内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提架。
(2)电线电缆在吊顶或地板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或金属托盘。当采用的电线电缆具有防止老鼠或小动物破坏的性能,并且地板为非燃烧体时,可直接在地板下敷设,敷设时应排列整齐,方便检修。
(3)电线明敷时,在、一级场所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在二级宜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PVC管在火灾时会释放大量毒性气体和烟雾,明敷时不宜采用PVC管,而UPVC具有阻燃性,且产生的有毒气体较少,所以可以使用。
(4)电线暗敷时,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塑料管敷设,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消防设备线路暗敷时,尚应满足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的要求。
(5)阻燃电线电缆和阻燃耐火电线电缆可在同一电缆桥架内敷设。因耐火电缆本身具有在火焰中可维持一段时间的通电特性,所以可在同一桥架内敷设。
(6)引至消防设备的二路电源线路可在同一电缆桥架内敷设。
(7)敷设在同一电缆桥架内的电缆,当其非金属材料容量大于14L/m时,易采用隔离措施。电缆的非金属含量时选择阻燃电缆级别的基本依据。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以及当火灾发生后对生命财产的危害程度和扑救难易程度,对不同等级的建筑物选用的电缆阻燃级别,可以参照《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中对电缆阻燃级别的规定。
电线质量检查
电线是每家每户在用电过程中的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因此,在购买或选用时,如何、准确检查电线质量的好坏呢?今儿青岛华强电缆有限公司就为大家带来个简单粗暴、有效的方法。
1重量
质量好的电线,一般都在规定的重量范围内。
如常用的截面积为1.5mm2的塑料绝缘单股铜芯线,每100m重量为1.8~1.9kg;2.5mm2的塑料绝缘单股铜芯线,每100m重量为2.8~3.0kg;4.0mm2的塑料绝缘单股铜芯线,每100m重量为4.1~4.2kg等。质量差的电线重量不足,要么长度不够,要么电线铜芯杂质过多。
2铜质
合格的铜芯电线铜芯应该是紫红色、有光泽、手感软。而的铜芯线铜芯为紫黑色、偏黄或偏白,杂质多,机械强度差,韧性不佳,稍用力即会折断,而且电线内常有断线现象。
检查时,你只要把电线一头剥开2cm,然后用一张白纸在铜芯上稍微搓一下,如果白纸上有黑色物质,说明铜芯里杂质比较多。另外,电线绝缘层看上去似乎很厚实,实际上大多是用再生塑料制成的,时间一长,绝缘层会老化而漏电。
3厂家
电线往往是“三无产品”也无标志,但有些电线上却也有模棱两可的产地等标识,如:制造、某省或某市制造等,这种模糊的标志,实际上却未标产地,购买时也需注意。
4价格
由于电线的制作成本低,所以商贩在销售时,常以价廉物美为幌子,使人上当,购买时不要贪小便宜,市价的电线绝大部分都是有问题的哦~
一分钟了解电气设备中导线颜色代表什么?
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时:
1、交流三相电路的
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色;
零线或中性线:淡蓝色;
安全用的接地线:黄和绿双色。
2、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
红黑色并行。
3、直流电路:
正极:棕色;
负极:蓝色;
接地中线:淡蓝色。
4、半导体电路的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红色;基极:黄色;发射极:蓝色。
半导体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蓝色;
阴极:红色。
可控硅管的阳极:蓝色;
控制极:黄色;
双向可控硅管的控制极:黄色;
主电极:白色。
5、整个装置及设备的内部布线一般推荐:黑色;半导体电路:白色;有混淆时:容许选zhi定用色外的其它颜色(如:橙、紫、灰、绿蓝、玫瑰红等)。
6、具体标色时,在一根导线上,如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标色,视该电路的特定情况,依电路中需要表示的某种含义进行定色。
青岛华强电缆有限公司友情提示您:学会区分导线颜色,对于日常生活更加便利 ,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