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问世不久,美国光学公司(American optical corporation)的Snitzer 和Koester于1963年首先提出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构思。1966年高锟和Hockham提出了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1970年后光纤通信经历研究开发阶段(1966-1976),实用化阶段(1977-1986)迅速进入1986年以后的大规模光纤通信建设阶段。随着光通信的
金属激光切割
激光器问世不久,美国光学公司(American optical corporation)的Snitzer 和Koester于1963年首先提出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构思。1966年高锟和Hockham提出了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1970年后光纤通信经历研究开发阶段(1966-1976),实用化阶段(1977-1986)迅速进入1986年以后的大规模光纤通信建设阶段。随着光通信的迅猛发展,光纤制造工艺与半导体激光器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为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发展奠定基础。英国的南安普敦大学和通讯研究实验室、德国汉堡技术大学、美国的Polaroid Corporation,Bell实验室,日本的NTT、Hoya均在光纤激光器研究中取得许多重要成果。LaserQC系统可以对大厚度为200mm的零部件进行精准扫描,一次扫描的大平面尺寸可以到2440mmx1220mm。

激光切割技术的特点、原理
1、特点:速度快,切口光滑平整,一般无需后续加工;切割热影响区小,板材变形小,切缝窄(0.1mm~0.3mm);切口没有机械应力,无剪切毛刺;加工精度高,重复性好,不损伤材料表面;激光束聚焦后形成具有极强能量的很小作用点,把它应用于切割有许多特点。数控编程,可加工任意的平面图,可以对幅面很大的整板切割,无需开模具,经济省时。激光可切割的材料很多,包括有机玻璃、木板、塑料等非金属板材,以及不锈钢、碳钢、合金钢、铝板等多种金属材料。脉冲激光适用于金属材料,连续激光适用于非金属材料,后者是激光切割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2、原理:激光切割是利用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扫描过材料表面,在极短时间内将材料加热到几千至上万摄氏度,使材料熔化或气化,再用高压气体将熔化或气化物质从切缝中吹走,达到切割材料的目的。
世界上大激光3D打印装备通过成果鉴定
由武汉光电实验室(筹)完成的“大型金属零件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俗称激光3D打印技术)”顺利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该装备由4台激光器同时扫描,为目前世界上效率1高、尺寸1大的金属零件激光3D打印装备,了多重技术难题,解决了航空航天复杂精密金属零件在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及减重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达到了复杂金属零件的成形、提高成形效率、缩短装备研制周期等目的。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下两种激光切割机的“穿孔”方法,供广大用户应用及参考:一、脉冲穿孔脉冲穿孔的原理是采用高峰值功率的脉冲激光使少量材料熔化或汽化,通常采用空气或氮气作为辅助气体。

又到一年春运时,火车载着人们从各地回到家乡,共享团圆时刻。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动车,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回家路上的时间越来短,家越来越近。车体材料也由普通合金钢材料发展到不锈钢、铝合金型材,材料的变更,带动了加工技术的改进,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的技术也随之引进到铁道车辆的制造生产线中。激光焊接由铁皮车到高速列车,火车的“颜值”越来越高,对于焊接加工的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激光切割
车体生产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将购进的铝合金原材料按尺寸采用激光、水切割等工艺下料,之后加工焊接成不同部件,这些部件被组合,终组焊成一个车体。
机车的钢结构件中大约有20%-30%的异形件,尤其是机车司机室、车体辅助装置等的部件, 较适合选择激光下料。激光切割实现了柔性加工,切割过程易实现控制自动化,能大大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量。由于工业化的推进和制造业的不断升级,预计未来3年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将在大功率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拉动下继续保持20%-30%的高速增长。因此激光切割已经取代传统的加工方式,成为国内外轨道车辆制造业中金属板材下料的主要手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