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入岩的基本常识,怎么干才能节省子
岩石名称(成因)
不同的岩石名称,代表着它的成因,岩石成因包括(岩浆岩(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相对于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强度较低。知道岩石名称之后,就可知晓其岩石成因,因此便知其大概强度、岩石状态、以及钻进工况等。
单轴抗压强度
单轴抗压强度其中包括,饱和、天然、冰冻等试验,为
附近钢板桩培训机构
旋挖入岩的基本常识,怎么干才能节省子
岩石名称(成因)
不同的岩石名称,代表着它的成因,岩石成因包括(岩浆岩(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相对于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强度较低。知道岩石名称之后,就可知晓其岩石成因,因此便知其大概强度、岩石状态、以及钻进工况等。
单轴抗压强度
单轴抗压强度其中包括,饱和、天然、冰冻等试验,为常见的为饱和单轴抗压,其中饱和抗压试验要岩石天然强度。
三轴抗压强度
旋挖钻具在孔底端入岩时,岩石呈整体基岩,而单轴试验是岩石试块无侧向支撑情况下,因此三轴抗压试验相对于单轴抗压试验更接近整体基岩状态。
施工问题
▌漏浆
现象:漏浆在水力学上称管涌,常见现象是护筒外水面冒出气泡或浑水,出现以上现象就意味着漏浆已发生。
处理方法:加水泥或振动护筒下沉。护筒下沉不超过1m,如果护筒下沉超过1m,或护筒突然下沉,应停止施工。
▌塌孔
现象:排渣量异常增加,钻机负荷突然加大或护筒内泥浆面突然有大量细密气泡产生等现象。
处理方法:出现塌孔应即刻停止钻进,提上钻头,防止钻头被埋设。因为塌孔之后,被破坏土体的环拱作用突然消失,孔壁进入极不稳定的状态。此时回填土静置是的办法。
▌钢筋笼上浮
现象:钢筋笼下放时不能顺利到位,是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有时因钢筋笼太长,下到一半卡在孔内,既下不去又提不上来,从空口割断。
处理方法:
(1)打混凝土不到位,中途提钻过快或过慢,严格控制大混凝土的时间与其充盈系数确保混凝充盈系数在要求范围;
(2)坍落度过大或过小,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坍落度过大了,容易产生泌水、离析现象,在短时间内出现粗骨料下沉,水泥浆浮在上面。使钢筋笼下行阻力增大,导致钢笼不能到位;坍落度过小,仍然会增加下笼难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8~22cm;
(3)钢筋笼质量太差或设计不合理,严格按图纸钢筋笼的规格,不出现龙筋过大问题,下放钢筋笼时应把钢筋笼底部做成尖行避免发生插帮现象;
(4)选用的振动锤功率要合适。钢筋笼下放到距孔口1~2m时,要靠带护筒的振动锤下送到设计标高,一般桩径400mm、桩长不超过10m的桩,选用1.8kW的振动锤即可满足要求;600mm桩径、桩长小于15m的基桩,选用2.2kW的振动锤为宜;
(5)检查钻头、钻杆直径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发现钻头、磨损严重,应及时补焊,在外缘镶合金块,确保孔径及保护层满足要求。使钢筋笼与孔壁间有足够的空间,使钢筋笼顺利到位。

如何防止墩柱顶部出现水平裂缝?
1、质量问题及现象:
拆模后,在距顶面40cm左右范围内,有细小裂纹,有时会沿箍筋形成环状水平裂纹。
2、原因分析:
1)墩柱顶部砼的压力小。
2)过振造成大石料下沉,柱顶部分骨料减少,易在上层箍筋处形成环状水平裂缝。
3、预防措施:
1)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采用二次振捣可以消除因塑性沉降而引起的内分层,改善骨料界面结构,提高砼强度和搞渗透能力。
2)拆除上部的箍筋。
3)二次振捣完毕后,在墩柱顶上压砂袋,以增加对上部砼的压力。
4、处理措施:
1)当裂缝未形成环状时,可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不封闭裂缝。
2)当裂缝形成环状裂缝,且深度达到箍筋或超过箍筋时,应将裂缝以上部分凿除重新浇筑。当裂缝深度未达到箍筋位置时,可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封闭裂缝。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