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起,“智慧工地”逐步进入政策视野,此前则多为建筑施工企业出于自身需求开展的应用。尤其在《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智慧工地”的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渐成共识。当前,针对“智慧工地”的顶层设计尚未明确,各地关于“智慧工地”的概念界定和路径设计也各有千秋。综合多地文件,可以将“智慧工地”理解为基于信息技术,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
智慧工地概念
2017年起,“智慧工地”逐步进入政策视野,此前则多为建筑施工企业出于自身需求开展的应用。尤其在《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智慧工地”的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渐成共识。当前,针对“智慧工地”的顶层设计尚未明确,各地关于“智慧工地”的概念界定和路径设计也各有千秋。综合多地文件,可以将“智慧工地”理解为基于信息技术,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的新型施工管控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智慧工地通过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实现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真正体现安全生产、科学管理。逐步改变传统工地的人员管理难度大、信息更新不及时、安全无保障、环境污染等问题。及时了解项目人员的动态信息、工地项目进展情况。
在线协调。区域管理也很重要,智能应用协同管理和隐患跟踪也很到位。

在此背景下,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移动技术、智能穿戴及工具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不断提升,智慧工地建设应运而生。
建设智慧工地在实现绿色建造、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社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摆在各级部门、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 来源:)